白发常被看作是衰老的标志,但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长出了白头发。中医认为,“肾藏精,其华在发,肝藏血,发为血之余,精血不足,黑发不生。”这意味着头发的乌黑光亮与否,直接反映了肾、肝、脾等脏腑功能的强弱。
不同位置的白发可针对性调理
从传统医学角度看,头发早白多与个人脏腑功能失调有关,不同位置的白发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调理。
前额白发:脾虚。前额是足阳明胃经循行所过之处,故前额白发主要与脾胃功能有关。脾胃虚弱可能出现面色萎黄、神疲倦怠、食欲缺乏、大便稀溏等症状。
建议:日常要避免暴饮暴食,定时定量吃饭,少吃辛辣油腻食物。脾胃虚寒的人群平时还可以煲些姜丝粥,早晚饭时趁热喝1~2碗,能达到温胃散寒的效果。
头顶、后脑勺白发:肾亏。头顶是督脉、任脉行经所在,任督二脉与肾脏代谢密不可分。头顶长白发,多为肾气不足。后脑勺是任脉所过之处,长白头发同样与肾气亏虚相关。
建议:这类人群可通过食疗调理,男性可食用动物肾脏、羊肉、虾、核桃仁、黑豆等;女性可食用干贝、鲈鱼、栗子等。
两鬓白发:肝郁。两鬓即耳旁的部位,属于足少阳胆经,与肝胆互为表里,两鬓生白发与肝胆关系最为密切。肝郁的人除了两鬓斑白,还伴有急躁易怒、口苦口干、失眠多梦等症状。
建议:尽量在晚上11点前就寝,达到养藏肝血的目的。
白发疯长要排查疾病
毛发,作为皮肤的附属器,之所以呈现黑色,是因为其中有黑色素颗粒。黑色素颗粒数量越多,密度越大,头发就越黑,反之发色越浅。
长出白发的最主要原因是老化。随着年龄增长,毛囊色素细胞老化,清除制造黑色素过程中产生的自由基能力降低,长出的毛发就是白色的。有研究发现,亚洲人大约在40岁左右开始出现白头发,而到了50岁,有50%的人会长出白发。然而,如果在25岁前出现白发,称为“少头”,其发生与家族遗传背景有关。此外,以下几个因素会影响头发变白,需引起重视:
疾病因素。甲状腺功能异常、恶性贫血、脑垂体功能受损、自身免疫疾病、白癜风和早衰综合征等,会让头发变白。
微量元素缺乏。低钙、低铁,维生素B12及维生素D水平降低,会让发色变浅。
精神因素。精神压力增大除了会引起或加重脱发,也可能让毛发变白。“压力”可以激活交感神经,使大量毛发色素干细胞被激活最后耗竭。
不良生活习惯。吸烟人群提早出现白发的概率是不吸烟人群的2~4倍;睡眠不足会扰乱交感神经和细胞代谢,影响黑色素分泌;过度节食减肥,或长时间偏食挑食,会导致营养不良,出现白发。
注意:若短期内出现较多白发,建议寻求皮肤科医生的帮助,以排除是否伴随有其他系统性疾病,或是发生了弥漫性斑秃、头皮白癜风等。
让白发来得更晚一些
有医学研究表明,保持身心愉快、均衡膳食、加强锻炼、控制体重、避免烟酒,是可以延缓白发产生的。除了对症调理白发,建议普通人群平时常梳发、勤按摩,因为“头乃诸阳之会”,人体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都汇集于此。具体方法如下:
①十指指肚用中等稍强的力量,对头部进行梳理,可先从前往后梳;
②用十指指肚均匀地揉搓整个头部发根,从前到后,从左到右,要全部揉搓到;
③挤压头皮,用适当力量对头部进行按摩,能畅通经脉、调理气血、促进血液循环。
提醒:不建议强行将白发拔出,长期反复拔出毛发容易引起毛囊发炎,甚至破坏毛囊使毛发无法再生。
(据《生命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