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16 期 / 第6版:乡村振兴·宜居宜业
丹棱县:产业兴旺发展 农民精神富足


果农在辛勤劳作。丹棱县委宣传部供图

本报讯 晚秋时节,金橘飘香。眉山市丹棱县齐乐镇梅湾村、红石村、龙鹄村和龙滩社区的数万亩优质晚熟柑橘种植基地硕果累累,金色海洋一眼望不到头。

近日,记者一行走进梅湾村,碧波荡漾的梅湾水库、枝繁叶茂的大片果园、整洁别致的乡村民居、交错纵横的条条大路,构成了一幅宜居宜业的和美乡村画卷。

采访中,梅湾村党委书记雷行建指着全村的产业规划图向记者介绍:“这里是梅湾水果集散地、老年康养中心、桔橙主题公园,那里是夜市经济区、无人机试训基地。”

规划图有了,项目如何落地便成为接下来的重点工作。当被问及产业发展的人气如何聚集时?雷行建自信地表示:“我们全村户籍人口4261人,但常住人口接近5000人,有了欣欣向荣的产业,村里根本不存在空心化的问题。”

据介绍,梅湾村现种植各类柑橘8000余亩,年产值1.5亿元以上,20亩以上的种植大户有200余户,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8万元,领跑全县;公共厕所、安全饮水家庭普及率达100%;一半以上的民居进行了风貌改造……一张张傲人的成绩单正是雷行建对梅湾村发展自信的底气所在。

梅湾村仅是丹棱县众多发展晚熟柑橘产业的村(社)代表之一。回望丹棱县,作为全国晚熟柑橘产业发展的“排头兵”,以及全国晚熟柑橘产业集群核心区、全国最大优质不知火生产基地,40年如一日发展晚熟柑橘特色产业,全面推行“大园区+小业主”模式,现有优质晚熟柑橘18万亩,年产值30余亿元;建成中国晚熟柑橘商贸物流园区,开展桔橙商品化处理、桔橙精深加工,晚熟柑橘产地初加工率达90%以上;积极发展“农业+”新业态,打造老峨山、幸福古村、桔香稻田等农文旅融合场景……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随着晚熟柑橘产业的蓬勃发展,丹棱县果农的腰包鼓了起来,精神文化需求也如雨后春笋般悄然生长,产业振兴不仅带来了经济上的富足,更让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迈向了新高度。

“下面有请5户优美庭院、3个好儿媳、3个好公婆上台领奖!”在梅湾村村委会举行的10月党群活动日上,雷行建为过去一年村里的优秀家庭颁奖。活动中,还穿插了文艺表演,增添了村民共议村上事务等环节,为村民自治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自我们村红白理事会成立以来,理事会成员积极开展移风易俗工作,村内盲目攀比的风气明显减弱了。”据雷行建介绍,20185月,梅湾村成立了全县第一个村级乡风文明理事会,广泛吸纳老党员、退休老干部、村民代表、新乡贤为成员,引导群众婚事新办、丧事简办、抵制高价彩礼、反对铺张浪费,现已取得显著成效。

在梅湾村,乡风文明理事会积极发挥作用,引领文明新风尚。而在该县的其他村落,同样也有着各具特色的文明举措,共同绘就了丹棱县乡村振兴的新画卷。在张场镇万年村,村民们热衷在“道德超市”兑换道德积分,以“德”换“得”,崇德向善蔚然成风;在顺龙乡幸福村,会公开表彰产业发展的先进典型,激励全村人民勤劳致富。

在此基础上,丹棱县乡村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成功入选四川省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省级试点县;仁美镇桂香村入选“第二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名单,被确定为“全国村级议事协商创新实验试点单位”;张场镇万年村“道德超市”作为全省唯一,入选农业农村部全国村级“乡风文明建设”优秀典型案例……

当前,丹棱县以晚熟柑橘产业助力和美乡村建设的进程空前加快。一方面,多年来积淀起来的规模效应、品牌效应初步显现,这为当地果农带来了丰厚收益,也为乡村振兴提供了物质基础;另一方面,伴随着物质文明的发展,道德超市以“德”换“得”、党群活动日激发村民自治热情,乡村精神文明建设也快速提升……全县乡村正阔步走在富起来,美起来,活起来的康庄大道上。(刘丁源 本报记者 苏文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