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时代,科技与文旅的深度融合,已然成为驱动产业升级的关键力量。科技赋能,让文旅“活”力四射、“新”意盎然,产业实力愈发“强”劲。近年来,乐山以“工业强市、文旅兴市”作为战略指引,凭借政策创新与科技赋能的双重驱动,不断擦亮文旅这块“金字招牌”。
从智慧景区的精心打造到国际旅游品牌的着力塑造,从惠民消费的激励举措到产业融合的多元探索,乐山以系统性的政策布局,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建设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的使命,彰显出文旅大市的担当与作为。
科技赋能 智慧景区建设升级
科技赋能是乐山文旅发展的核心动力,而政策则为科技的落地应用筑牢了坚实根基。乐山高度重视文旅产业的科技运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景区开展智慧化建设。峨眉山景区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之一。作为乐山文旅的一张闪亮名片,该景区在科技与政策的双重推动下,智慧化建设成果显著。
近年来,峨眉山景区陆续推出了票务新系统、“外骨骼登山装备”、无人机低空物流运输等多种新型智慧项目。特别是今年9月升级的金顶索道票务系统,正式推出2号索道下行分时预约服务机制。这一举措不仅满足了游客多样化的出行需求,进一步优化了游客的出行体验,还提升了景区的智慧化运营调度水平。以前每逢旅游旺季、节假日的下行高峰时段,金顶索道常常出现人流拥堵、排队时间过长等现象,而分时预约服务的上线,有效分散了人流,解决了这一难题。
采访现场,金顶索道运营服务部经理向乐向记者展示了操作流程,充分展现了科技的便捷性。游客只需通过手机微信扫描预约二维码,填写证件号码,就能轻松完成预约。此外,景区还设置了多个线下预约点,通过刷身份证取号的方式,为游客提供便捷服务与多种选择。
这种线上线下相结合的预约方式,是科技与政策协同作用的结果。政策引导景区借助科技手段提升服务质量,而科技的应用则让政策目标得以顺利实现。
眼下,乐山正进一步加大对景区智慧化建设的政策支持力度,鼓励更多景区引入先进的科技设备和管理系统,打造更加便捷、高效、智能的旅游环境。
产业融合 文旅经济多元发展
众所周知,乐山的文旅产业发展不仅聚焦于景区的智慧化建设,更以政策为纽带,推动科技与文旅及多产业深度融合,构建多元发展的全新格局。该市提出的“124”文旅发展思路,为科技赋能产业融合指明了清晰方向。
在政策驱动下,乐山文旅借助科技力量,实现文化创意、赛演娱乐、特色美食、康养旅居等产业“跨界融合”,形成业态丰富的文旅经济新生态。
在文化创意产业领域,科技成为激活历史文化资源的“金钥匙”。乐山运用大数据梳理峨眉山、乐山大佛等核心文旅IP的文化脉络,采用3D建模、AR技术将非遗技艺、民俗故事转化为可互动的数字内容。在政策驱动下,景区与文创企业携手共建“智慧文创体验区”,游客通过VR设备沉浸式参与古法造纸、竹编等非遗制作,让文化消费从“静态购买”转变为“动态体验”。
科技同样为特色美食与康养旅居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针对“世界美食之都”建设,乐山出台专项政策,支持餐饮企业引入智能点餐系统、后厨标准化管理设备,通过数据分析精准匹配游客口味偏好,推动跷脚牛肉、甜皮鸭等传统美食实现“标准化生产+个性化定制”。
政策支撑 塑造全球文旅品牌
乐山确立了建设国际旅游城市、打造享誉全球的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的宏伟目标。在政策支撑下,乐山将科技作为品牌全球化传播与服务国际化升级的重要支撑,以“科技+政策”双轮驱动,推动乐山文旅品牌走向世界。
在品牌塑造方面,科技让乐山文旅形象实现“精准触达”。乐山提出打造“我心向往·乐山乐山”国际文旅品牌,支持企业开展国际营销活动,利用互联网、社交媒体等渠道,向全球推广乐山的旅游资源和文化特色。同时,乐山加强与国际旅游组织的合作,积极参与国际旅游展会,提升在国际旅游市场的知名度。
在产业发展上,乐山鼓励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文旅产业,支持企业引进国际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科技创新技术,提升旅游服务质量。面对日益增多的国际游客,乐山通过语言培训与多元化智能服务,展现出加快建设国际旅游城市、打造享誉全球的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的坚定决心。
在优化环境方面,科技也为国际化服务体系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乐山加快构建国际一流的文旅服务体系,以游客为中心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提升旅游服务质量。针对境外游客,开设购票窗口和便捷通道、增设2000余台外卡POS机和550台外卡取现ATM机等。
科技助力乐山文旅发展,政策是关键。通过在智慧景区建设升级、产业融合多元发展、国际品牌全球塑造等方面的政策支持,乐山文旅产业正朝着更高质量、更具国际竞争力的方向迈进。接下来,该市将开展“十五五”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规划编制,按照三年攻坚计划的目标任务有序推动各项工作落实,推动文旅产业成为支柱产业、民生产业、幸福产业,加快打造“闻者向往、来者依恋、居者自豪”的享誉全球的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本报记者 苏文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