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81 期 / 第5版:科技扶贫
纳溪区“扶贫超市”年销售额超100万元


“冬至这天,我在街道‘扶贫超市’卖自家的家禽、蔬菜和稻米,一共卖了600多块钱,比在农贸市场还卖得好。”近日,泸州市纳溪区永宁街道朱坪村贫困户李先春高兴地告诉笔者。

李先春口中所说的超市,是永宁街道在打渔山社区建立的“纳美”生态农产品扶贫超市,是一家专门帮助贫困群众代销特色农产品的精准扶贫农产品超市。笔者在这家300平方米的超市里看到,与传统扶贫模式倡导的农超对接方式不同,“纳美”生态农产品扶贫超市独辟蹊径,主营的都是产自纳溪农村的各类农特产品,其中,大多来源于纳溪区贫困村农业专业合作社和种植基地。超市“扶贫”元素格外突出,干货区、果蔬区、特产区等区划井井有条,货架上,打古手功苕粉、杉树湾土鸡、土鸡蛋、白节冬笋、护国柚子等30多种当地特色农产品琳琅满目。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很多农产品旁均摆放着“精准扶贫资料卡”的小牌子,售价、品名、产地及供货农户姓名、产品说明等信息一应俱全。

 “现在越‘土’的东西越受市场欢迎,我们销售的全部是纳溪乡村土生土长的原生态产品。”该超市负责人刘小琼告诉笔者,超市主营的本地农产品均由农户定价,超市提供免费服务,不增加农户销售成本。除了销售时令果蔬、干鲜等产品农特,“纳美”生态农产品扶贫超市还会根据市场行情,提示帮扶干部和贫困群众什么产品走俏、什么产品缺货,从而让贫困群众更精准地贴近市场需求进行种植或养殖。

据了解,“纳美”生态农产品扶贫超市是纳溪区永宁街道探索精准扶贫的新尝试。作为整合运营主体,纳溪区永宁街道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于20176月创新在打渔山社区试点开办“纳美”生态农产品扶贫超市,采取“专业化操作、贫困户参与、农产品市场化定价”的方式运营,让精准扶贫真正迈向产业化。

“农家产品很受消费者青睐,现在土鸡、土鸡蛋、稻米等产品经常缺货,很多顾客提前预约产品。”刘小琼说,为了更好地推广种养殖户的产品,超市还开通了网店及微信超市,接受电话和微信订购,并为纳溪、泸州及周边市民提供配送服务。“微信上接到的大量订单也促使扶贫超市决定与贫困户签订销售协议,完善农产品品类,扩大农产品的种植规模。”刘小琼说。

“今年我家的2亩地,现在就利用了1亩地来种植再生能力极强的大棚豌豆尖,30多天就可采收一次,亩产量可达到1500公斤以上,这一季下来,就可实现收入近2万元!”永宁街道紫阳村贫困户赵传海笑盈盈地告诉笔者,以前他总是担心自己种的东西卖不出去,现在有了扶贫超市这个与市场需求对接的销售平台,这一顾虑再也没有了。“我要好好利用这个平台,多种多卖。”据统计,由于完善的购销网络、灵活的销售机制,“纳美”生态农产品扶贫超市开业一年多来,就帮助贫困群众销售各类农特产品产量超过40吨,实现销售收入达100万余元。

“我们的目的是通过为贫困群众提供产品销售平台,彻底打消农民不敢种养、担忧种养后无人买的思想,让他们在脱贫奔康路上撸起袖子加油干。”永宁街道党工委书记杨志敏说,因扶贫超市不经过中间商转手,减少了流通环节,这样既能促进农产品销售,又能保证农民的利益,解决农产品走进市场的“最后一公里”问题。杨志敏还介绍,下一步将继续推进电子商务在扶贫开发工作体系中的应用,推动线上线下同步销售,力求实现农产品“应收尽收,能销尽销”,让贫困户的农产品全部变成实实在在的收益。

(田燕 本报通讯员 周超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