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2 期 / 第7版:乡村振兴·农业科技
10月对虾养殖管理做好这4点

对虾壳薄多肉,肉质细嫩、肉味鲜美,且生长速度快,抗病力强。但进入10月后,我国南方地区开始陆续入秋,对虾很容易产生应激反应,因此需要做好以下4点。

换水管理。放苗前进水1.5米之后,30天内非特殊情况一般不换水,可以根据池塘水色状况和天气情况,施用微生态制剂和藻类营养素,维持稳定的菌、藻密度及优良的菌相和藻相。放苗1个月后,随着饲料投喂量的增加,水体中的养殖代谢产物开始增多,此时可逐渐加满水,并根据水质变化情况适当加换水,一次加换水量在10%以内。

预防应激。进入10月,昼夜温差大、光照减弱,对虾正处于吃料旺的阶段,很容易产生应激反应,发生肠炎、慢料、空肠等现象。此时对虾对环境应激能力变弱,若遇到狂风暴雨等恶劣天气,要时刻注重护肝肠、抗应激。

及时消毒。早晚巡塘,开水车式增氧机。每隔35天在饲料和水体中,投放光合细菌和芽孢菌,水清瘦时,亩用生物虾肥5公斤。每15天左右,用一次二氧化氯对水体进行消毒,用化学改良剂改底。

降解亚硝酸盐。后期养殖中,水体本身浑浊的情况也会造成亚硝酸盐这类有害物质超标。养殖户可以在水体中泼洒调水解毒产品,降解亚硝酸盐毒性,同时在水中培育有益微生物和藻类。如果养殖户发现对虾有黑斑、黑腮等现象,要快速改善底质,减少池底有害物质的积累,抑制池底细菌生长,同时晚上用增氧产品来保持水体的溶解氧。(据惠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