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达州市大竹县石河镇新华村道路两旁的香椿树上刚刚冒出新芽,大棚内的香椿树却早已进入采摘期,鲜嫩的椿芽挂满枝头,散发着独特的清香。
“2月23日我们就开始采摘大棚香椿了,当天收获了31公斤,卖了1万余元,现在市场需求量大,产品供不应求。”石河镇鑫广农业专合社成员陈兵告诉笔者,天气回暖后,他两天就能采摘1次香椿,等大棚香椿采摘完,露天香椿刚好迎来采摘期。明年他打算进一步扩大种植规模,同时优化现有种植技术,期待能收获更多香椿,创造更可观的收益。
据了解,香椿是大竹县“稻麻茶竹椿虾”六张农业特色产业名片之一。目前,大竹县香椿种植规模约15万亩,盛产区分布在石河、杨家、清河、月华等10余个乡镇。
近年来,大竹县凭借全国最大香椿生产基地的优势,在香椿产业发展上持续发力,从规范市场秩序到制定行业标准,从扩大种植规模到拓展销售渠道,大竹香椿产业蓬勃发展,成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
大竹县香椿产业发展中心主任孙立表示:“今年我们的工作目标是建成6000亩林地香椿种植基地和48亩香椿交易市场,在全县配置溯源设备,力争实现香椿年产值达10亿元。”
为达成这一目标,大竹县计划扩大林地香椿种植面积,推进林下产业复合经营;完善配套基础设施,提升产量和品牌形象;推动香椿产业精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
大竹县香椿产业协会也在为提升产业竞争力发力。会长刘成文介绍:“我们制定了《大竹香椿行业标准》,建立了涵盖生产种植、质量安全、贮藏、标志标签等在内的45项标准,还规范了产品包装,进一步提升大竹香椿的品牌形象和市场竞争力。”
在销售方面,大竹县坚持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策略,构建“实体+网络”的立体销售网络。不仅稳固拓展了传统农超批发市场的供销渠道,在三四线城市新增销售点,还成功打开了加拿大、荷兰、韩国、日本、美国等国际市场。今年,大竹县还将重点开拓东南亚市场,让大竹香椿走向更广阔的天地。(曹芮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