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仁明(中)和学生交流
人物名片:
成都理工大学思想政治系副主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16年,成都理工大学“优秀教师”“优秀共产党员”,入选四川省高校优秀中青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择优资助项目,2019年荣获“全国优秀教师”称号。
入职成都理工大学,缘起于吴仁明17年前对这所高校的“一见钟情”——2002年,研究生毕业的他向多所高校寄出求职信。同年11月,第一次来到成都理工大学面试的吴仁明被砚湖畔学生晨读的景象吸引。浓厚的学习氛围令他动容,半个月后,吴仁明签约成为了成都理工大学的一员。
立德树人
进阶教育理念
从2014至2019年以来,吴仁明承担了2376个课时,《近代史纲要》《形势与政策》《中国政治思想史》等六门课程的教学工作。吴仁明认为,为学生们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塑造价值,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者,实现对学生的价值引领,是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这些工作是无法计量的,不是用报酬来体现的。”吴仁明如是说。
2011年,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始施行导师制,每位导师每年指导3~4学生,在读书指导、创新创业、人生指导和职业规划四个方面对学生全面负责。比如,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们时常会精细地指导学生们阅读专业书籍,根据每位学生的实际情况“私人定制”书单,增强了学生们的“存在感”和“方向感”。当学生们面临毕业选择时,作为导师的吴仁明会亲自为学生写推荐信,为每一个学生规划详细的毕业生涯,助力学生们找到最好的毕业去向。吴仁明眼中,敬畏课堂、敬畏教学亦是师德的体现,多年的辛勤付出也终于在学生们身上看到令人欣喜的反馈。
自2011年导师制推行以来,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生人均借书量常年保持全校第一,学生人均课题项目量全校第一,考研率达到25%左右,考入中国人民大学、四川大学、北京科技大学等名校的学生也越来越多。
勤勉善思
不忘教育初心
自成为一名高校教师以来,吴仁明的课堂总有学生争先占座。“诙谐又不失学理性”的课程讲述甚至让部分学生听一遍不过瘾,同一门课程要听两遍。在日常备课与教学过程中,吴仁明以幽默的方式深入浅出地讲解知识,他的教材与手写教案会及时补入最新的思想和科研成果。2004年,吴仁明成为了2004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班主任,这是他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做班主任。在平时,少不了谈心谈话。在与班里每一位学生的长谈中,吴仁明了解了每位学生的家庭情况、成长过程、生活经历、学习状况。这样的聊天短则半小时,长则一两个小时,解开了不少同学的心结,更走进了学生的心中。
为了让思想政治理论与实践教学充分结合,突出实践的可操作性,吴仁明与学院同事一起尝试“大实践教学”的菜单化探索,并撰写了低年级《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指导手册》重要内容。学生们可以通过手册了解思政课程的学习方法,老师们也可以从手册中获取实践教学的途径。“这么做的目的是把实践教学落实、落小、落细,让学生们将所学与所观所感联系起来,进一步形成信仰体系。”吴仁明说。
无论是课堂讲授,还是实践教学,勤勉善思是吴仁明不变的教学初心,他时刻对教学细节进行反思。“找差距、抓落实有两个方面的内容,一个是工作中好的要坚持,一个是不足的要整改,其中以抓整改难度尤为大。”吴仁明说,“看似简单的两句话,却要从无数个教学细节中揣摩。例如,课堂纪律应如何控制?课堂作业与成绩该如何细化?课堂互动应到什么程度适宜?这些问题都需要高校教师去发现差距,不断思考、整改、落实。”
服务社会
致力教学相长
吴仁明的思想政治教育探索并未止步于高校,在社会服务方面,他也会带着高校教师的责任与担当身体力行。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史党建”等主题,吴仁明已完成各类社会讲座200余场,许多单位更是多次邀请他宣讲。这位“理论普及者”先后被聘任为成都市公务员管理局成都市军转干部培训中心特聘教授、成都市委组织部微党课教师、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四川管理局特聘教师、成都市成华区委组织部党课特聘教师。
吴仁明认为,社会服务是教师运用创造或者掌握的知识对社会的回报。社会服务要求他针对某一主题进行精深讲解的同时,也激励着他对这一主题进行全面学习与深入思考。因此,社会服务与精进专业往往起着相辅相成的作用。在吴仁明看来,科研、教学和服务社会是高校教师的三大职能,而教研相长则是他日常教学中实行的准则。吴仁明结合自己的相关科研论文、课题,启发学生多角度地思考与讨论,增加课堂的趣味性与实用性。
与此同时,他在科研上的锲而不舍、不怕失败、不畏艰难也为学生们树立了榜样。2018年,吴仁明成功申报了自己的第一项国家级社科项目,而此次成功的背后,却是他连续八年的蛰伏与经验积累。曾经的申报失败未使吴仁明气馁,为了一场厚积薄发的成功,吴仁明静心梳理了200余篇文献,前往全国各地查档案,也多次主动向校内外多位学术前辈请教。在社科处工作人员耐心指导下,吴仁明反复修改了申报书六次,再加上前期不断丰富的阶段性成果,他对申报的课题有了更深入透彻的思考和认识,也为他最终申报成功提供了稳固的保障。“最后的胜利往往就存在于再坚持一下的努力中。”吴仁明如是说。
(欧雅欣 林汐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