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71 期 / 第2版:科教兴川
以课堂文化变革助推教育高质量发展
——第五届“课堂变革与教学领导力提升”专题研讨会在成都举行

日前,由《中国教育学刊》杂志社、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重庆市教育学会主办的第五届“课堂变革与教学领导力提升”专题研讨会在成都举行。本次研讨会小学分会场由成都市实验小学承办,聚焦“新时代、新课标,课堂文化新变革”主题,与会专家、校长、教师通过专题报告、主题研讨、现场教学等方式,深入探讨新时代课堂文化的新变革。

建设课堂文化

推进课程改革

“课堂教学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形态,通过课堂文化的建设,可以推进课程改革达到一个新高度,走向一个新境界。”在题为“课程改革与文化的进步”报告中,江苏省教科院研究员,国家督学、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家成尚荣认为,要用课堂文化建设,打通教育的堵点。

“我们所上的每一堂课都是在培根铸魂。”成尚荣说,课堂文化建设,要在中华民族文化的土壤里去耕耘、发展和弘扬。通过课堂教学改革,落实课程标准,让学生形成共同的文化记忆,让学生在文化建设上达成共识。而在新时代,提出新课标下的课堂文化建设就是让大家在集体文化记忆过程中进一步去创造新课程、新课堂。

成尚荣认为,课堂教学文化建设最根本的问题,是如何看待文化、看待教学。“当课堂建设文化形成,课堂教学才是有大格局的。”他说,课程方案里面提到的基本原则,是课程改革最高的标准。只有遵循基本原则,才能让课程教学具有专业性、规律性。课程改革和建设要争取文化上的进步,要坚持5个方面的原则:一是要坚持全面发展,育人为本,五育并举;二是坚持全体发展,真正地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三是聚焦核心素养,培养学生面向未来的能力;四是增强课程综合,注重学科关联;五要变革育人方式,突出实践、突出实质。

变革治理体系

构建课改新生态

“每一所基层学校在课改中,都会遇到一些共性问题。”成都市实验小学校长李蓓作了“五育共生:小学生‘大课程’体系构建与育人实践”报告。她认为学校面临3个共性问题:知行失和,我们如何去达成目标?结构失衡,如何整体地规划课程的结构,达成动态平衡?如何构建课程实施的机制,形成育人的生态?成都市实验小学对这三个问题的回答是——成立课程中心总揽全局,建构学校课改生态圈。

课程中心要发挥怎样的功能?李蓓说,主要有6个主体职责:负责集成本校课程,成为课程管理的核心部门;负责进行课程研发,成为校本课程开发的主力军;负责机构校外对接,对各种资源进行链接整理,形成资源库;负责对教师进行课程相关培训与组织领导校本课程开发;负责对课程全流程进行监控与评价,优化本校课程体系;负责不断形成有本校特色的课程管理系统与机构。

在山东省济南市胜利大街小学,也有着相似的探索。校长王念强在“‘双减’背景下学校治理重构”中谈道,以教师来重构学校的育人结构。

“教师第一、适性发展”是该校一直坚持的理念,提出:一个教师就是一个育人系统。通过变革治理模式、成长模式、研究模式,把学校的育人结构转变为教师的行为架构。通过目标引领,价值引领,给老师们方向;通过关注学生,解放老师,引导老师按照自己的节奏行走;通过搭台,让老师们“唱戏”;通过领导以身示范,起到引导作用。

与此同时,以学生来重构学校的发展结构。学校送给学生4个礼物,分别是阅读、运动、自由、公益——把学会阅读作为给学生的第一礼物;通过评价变革,让体育课有笑声、汗水和技能;每周让学生选课走班,让他们有选择权;让学生们喜欢做公益,乐于助人。

变革学习方式

让课堂走向深处

“真正的教育不应该依赖刷题和时间的堆砌,真正的素质教育也不怕科学的考试,要减少被动管控和灌输,学生们抗拒的往往不是学习内容,而是学习方式。”重庆市谢家湾教育集团党委副书记罗凤作了题为“转变学生学习方式,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报告。

罗凤说,在近20年的实践中,谢家湾学校坚持建构新的学习方式——从“一所没有铃声的学校”,到“多主体互动式教学实践”,再到“一直被激励从未被判定的对话评价”的探索,变革学习环境、学习策略、学习资源和学习评价,把学习方式的系统变革和育人紧密地联合在一起。

“聚焦学习方式的变革,让课堂更好地从教的逻辑,转向学的逻辑。”史家教育集团党委书记、总校长洪伟在“时代呼唤:走向课堂深处”报告中,介绍了该校学生共发起了8000余个服务学习项目,例如关爱失智老人、重拾传统体育、宠物粪便变身有机肥等。参与社会服务成为学生成长中别开生面的大思政课。

西安市灞桥区纺织城小学教育集团总校长唐晓芳在“新时代新体系构建育人新生态”报告中,也分享了学校如何用职责与使命构建出课堂新体系,营造阳光教育新生态。唐晓芳介绍,除了在教学主阵地的第一课堂聚焦思维,在育人主战场第二课堂提升素养,纺织城小学特别看重在“第三课堂”唱好教育主旋律,做好融合实践。

作为第一课堂、第二课堂的拓展和延伸,第三课堂强调开放性、综合性和实践性,课堂从校内延伸到校外,打通学校学习和社会实践的“最后一公里”。例如,学校整合家校社优质资源,积极开创社会实践课堂和职业生涯课堂,实现了多主体、多维度育人,让学习回归生活和社会大课堂。(倪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