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56 期 / 第8版:副刊/墨香天府
丑食美味

/ 孔庆武

民以食为天,食之有美味。

中华不仅有四季美景,更有数不清的舌尖美味。

最近看到一则消息丑食运动,拒绝以貌取食,引起我的注意。欣赏其中的一句话:我很丑,可是我很好吃。能勾起我回忆的丑食,是印在心中的美味。比如:臭豆腐。闻起来臭烘烘,吃起来香喷喷。

我家在东北,对于我们上世纪80年代出生的一代人,自打记事儿起,食物是一日中重大事情。母亲每日三餐忙碌灶台与案板间。炊烟和铁锅中氤氲的饭香雾气,飘荡在屋里屋外。饭,多是粥,菜大多时候都是炖菜。冬季炖酸菜、春日炖野菜、夏日炖豆角土豆、秋季炖茄子辣椒西红柿南瓜,母亲做饭考虑的是量大管饱,父亲下厨有点美食手法却量少不够吃,母亲总喊费油。那个年代,去饭馆吃点美食是一件奢侈的事情。

那时,我居住的地方左邻右舍伙食都差不多,割二斤肉,饱食一顿饺子就是改善伙食。特别是寒冬腊月,漫长冬日北风吹,肚子里咕咕响,火炕整天不断火,在炭火中埋下土豆地瓜烧熟,补充能量。夜晚常用来打牙祭的还有:栗子、花生、核桃,这几样都是急脾气,遇火则爆。栗子需咬开一角,花生适用微火,核桃需在尖角处蘸上点水,立在火炭中间排成排,一阵咝咝声、啪啪声过后,放出水汽,剩下满屋香味。有的裂开嘴笑呵呵,有的脸蛋红扑扑。敲掉浮灰,取出肉,烤熟的就是香。

那些年代,能烧的食物基本都吃过,他们共同特点——香。

水果在上秋后,陆续成熟,风也来光顾。树上的果子掉落一地,摔得鼻青脸肿,破了品相。母亲让我们捡拾回家,清洗干净,上锅蒸。做成罐头,晒成果脯,晾成果干。干吃或者泡水喝,味道果然美。这种方式,把水果的自然味道带着芬芳一起保存下来。

小黄瓜、小茄子、小胡萝卜、小辣椒等,外形丑陋,上不了饭店的餐桌,在市场卖不上价钱的,母亲把它们带回家腌制成咸菜,菜坛子压上滚圆的河卵石。数日后,发现这小小的菜,比大个的滋味好,更脆爽可口。这些体型不达标、不入眼的食材,经过母亲的一双手也都是餐桌上的佳肴。农家一直有节俭的习惯,做豆腐剩下的豆腐渣和干菜叶子,可以做成小豆腐。这样的例子很多。

渔民卖不掉的鱼,农民卖不掉的粮食蔬菜,美食家不想触碰丑食。蔬果切碎以后,外形的美早已不存在,我们吃到的是可口美味。有时没必要挑剔长歪的水果,不完美不对称的食材,其实丑食不丑,它们只是给人多留了一些美味。

美食应该从接受丑食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