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7日,对于广安华蓥市阳和镇三岔河村新农科技水产品专业合作社的李天云等人来说,是一个值得高兴的日子,因为他们的渔场,不仅销售了2500公斤成鱼,而且还与重庆客商签订了一宗长期供货协议。
5年前,曾在外从事建筑业的李天云,见家乡不少用于抗旱和灌溉的水池塘堰被闲置,觉得浪费,便投资租下三岔河村80多亩水域面积的水塘,带领乡亲成立新农科技水产品专业合作社, 发展生态渔业。
然而,水产养殖不仅要靠技术,还要靠“天老爷”。2014年9月上旬,华蓥山暴发少有的山洪,李天云和乡亲刚发展的起来的渔场被冲毁,数10万尾鱼苗也随着洪水消逝得无影无踪。不过,李天云没有气馁,他加固水塘保坎,在防灾上下功夫。功夫不负有心人,2016年春节,李天云和乡亲收获了第一桶金——净赚20多万元。
今年国庆前夕,与华蓥市毗邻的重庆几位水产品批发商,到华蓥一带考察货源地,见李天云他们的鱼塘不但水质较好,交通也方便,决定把李天云他们的渔场纳入长期供货对象之一。10月6日,批发商现场签订了供货协议的同时,还买走了2500公斤成鱼。
“我们的渔场平均每年出水成鱼10万公斤,每公斤批发价10至14元,一年下来产值可达100多万元。”李天云自豪地介绍,“我们过上富‘渔’生活了!”
其实,在华蓥山区过上富“渔”生活的农民,不仅仅是李天云和他的乡亲, 还有“敢吃螃蟹”的贺申华等一大批人。贺申华先后在苏州、无锡从事餐饮业和大闸蟹养殖、销售长达20多年。见家乡有丰富的水资源,于6年前说服乡友, 带着经商积累的资本和成熟的养殖技术、管理经验,回到家乡阳和镇鸽笼山村,承租350多亩土地,建起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的大闸蟹养殖基地,并成立了拥有100个社员的黄金白大闸蟹养殖专业合作社。
“今年以来,我们用螺丝、玉米饲喂的大闸蟹单只均重0.125千克以上,销售总收入超过200万元,合作社社员人均增收近1万元。”贺申华介绍。
据悉,目前华蓥市渔业基地已达690个,水产品品牌商标10个,水产专业合作经济组织10个,实现放养面积2000多亩,水产品年均产量达280吨,产值1800多万元,其中新农科技水产品专业合作社渔场、丰科泥鳅养殖专业合作社、绿源生态甲鱼养殖专业合作社,被农业农村部命名为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本报通讯员 邱海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