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中的叶民。
叶民是攀钢集团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化检分公司钛业二项目部的一名检修人员。从业30余年来,他用精湛技艺破解数百项设备难题,以奉献精神扛起生产重任,凭创新思维开拓技术新局。
在积淀中铸就“检修匠”
1993年,刚从技校毕业的叶民,初入钳工岗位时,面临各种复杂的设备参数和繁琐的检修流程,他一度手足无措。此后,他每天提前到岗观察设备性能、记录设备参数,紧跟师傅钻研技术,不断摸索设备运行规律和检修方法。
凭着这股钻劲,他在之后的几十年里,辗转于各条检修战线,先后考取了焊工、起重司索、行吊司机等特种作业操作证书,带领团队实现了设备返修率零记录,以过硬本领铸就“检修匠”的金字招牌。
“干检修,就要想得多一点、细一点。”多年的检修经验,被叶民凝练为看似简单,实则涵盖作业前的观察预判、设备“问诊”、安全监管等全流程细节的“两点论”。凭借这一理念,他带领团队高质量完成钛冶炼厂EBT炉大修、聚钛科技电炉大修等多个重大项目。
去年6月,攀钢集团攀枝花钛材有限公司6万吨熔盐氯化钛白产线核心设备突发故障,若不及时修复将导致生产受损。面对“开孔和焊接不得有火花、铁屑掉入轴承”的严苛要求,叶民临危受命,迅速组织人员制订检修方案。他将团队分为拆卸、安装、监护三组,自己则穿梭于各作业点位,全程悉心指导。在紧张的节奏中,大家加班加点,顺利完成了1台码垛机16个轴承的更换,并一次试车成功,以“漂亮活”守住生产线命脉。
在今年攀枝花东方钛业有限公司年度大修中,作为技术负责人的叶民主导制订多个大型项目检修方案。他通过科学规划施工网络、合理调配资源、严控安全质量,带领团队披荆斩棘,克服作业空间狭窄、吊装受限、高温天气等多重挑战,顺利完成冷却转筒拆除、酸冷器吊装、卸片槽更换等重要任务,赢得大家的高度认可。
在毫厘之间传承与突破
叶民始终坚信“独行快,众行远”的理念。在检修行业,他深知团队的整体水平才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因此,日常工作中,他不仅向同事分享自己总结的操作技巧和应急经验,还坚持学习新流程、新技术,手把手指导新职工。
去年6万吨熔盐氯化钛白产线建成投产后,他又带头钻研新设备及安全环保管控知识,通过现场讲解和动手实践提升团队的技能,带领大家攻克氧化炉间隙调整、氯化炉螺旋更换等10余项技术难题,将氧化炉的间隙调整控制在20毫米、氯化炉进料螺旋更换时间缩短控制在25分钟内。他提出的“吊盐笼模具制作”等合理化建议,为公司节约成本50余万元。
为开拓化工检修市场,叶民还以东方钛业“二期窑前偏钛酸槽找坡、防腐”等项目为契机,从零开始钻研防腐作业,仅用1个多月就掌握新技能,为团队开辟了全新技术领域,用行动诠释了“工匠精神不仅在于技艺精进,更在于永葆突破自我的进取之心”。(景春梅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