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76 期 / 第2版:综合新闻
基层税务部门党员数字化管理的新构思


■ 前锋区税务局课题组

基层税务部门是税务系统党建工作的前沿阵地,因此,基层税务部门的党建工作尤为重要。加强党员管理是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开展税收工作的抓手。当前基层税务部门在党员精细化管理水平等方面还有待提高,为更好推进税务系统基层党建工作,本文以广安市前锋区税务局党员管理为例,就基层税务部门党员管理方法提出新构思。

当前党员管理存在的问题

当前,基层税务部门党员管理体系较为单一,对党员的考核评价模式更多停留在表面,缺乏科学有效的体系和激励措施,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党员队伍素质整体提升。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考核方法单一。对党员的考核一般采取党员述职、民主测评等静态考核方法,对党员全年的工作缺乏动态的监督,致使基层党支部对党员情况的了解较多地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影响了考核结果的准确性。

考核内容缺乏量化指标。当前党员的考核内容较为全面,涉及思想政治素质、工作作风、先锋作用、廉洁自律等。但考核缺乏可量化的指标,致使考核比较笼统,影响了考核结果的客观公正性。

考核结果与党员奖惩挂钩不紧密。首先,考核结果简单地划分为优秀、称职、不称职三种,难以对党员队伍素质状况作精细梳理和深层次剖析。其次,有的部门对党员的考核评价流于形式,出现“党员干部年年评优、一般党员轮流坐庄”的现象,没有发挥出其应有的激励作用。

前锋区税务局党员

数字化管理的基本情况

前锋区税务局针对党员考核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结合省市局推行“党员积分制管理”与本局“丹心耀征途”党建特色品牌相关要求,研究制定了“1+7”党员管理法,初步构建了一套目标明确、操作规范、管理到位的党员数字化管理模式。

考核内容精细化。党员考核主要由1”和“7”两部分构成。其中“1”代表合格,考评分值为80分,通过量化标准、设定分值,对党员全面落实“四讲四有”要求、遵守党纪法规、参加学习教育、履行岗位职责等情况进行精准考核;“7” 代表该局“丹心耀征途”党建品牌中的7项重点,考评分值为20分,主要围绕精心促收、用心服务、贴心扶贫、收心自律、凝心聚力、匠心独具、初心不忘7个方面,对党员采取加减分的方式进行考核。

考核流程规范化。1+7”党员管理法考核以一个年度为周期,具体程序包括个人申报、得分汇总、组织审核。实行党员“一月一申报”、支部“一季一公开”、党委“一年一评审”的方式,动态化开展考评。同时严格按照分数设定定级标准,规定90分以上为优秀党员,8090分为合格党员,8060分为基本合格党员,60分以下为不合格党员。

考核运用标准化。强化考核结果的运用,采取多种手段奖优罚劣。如年度优秀共产党员必须从优秀党员、合格党员中产生。同时,对考评优秀者在学习培训、干部任用方面给予优先安排,在单位组织绩效上给予加分激励;对于考评基本合格党员要加强教育转化;对考评不合格党员要进行诫勉谈话、限时改正,情节严重者对其劝退或除名。

推行党员数字化管理的成效

1+7”党员管理法通过数字定量考核,改变了原来的主观定性考核方式,具有易操作、方便、直观的优势,使加分和扣分都有了完善的考核评价机制。在实施“1+7”党员管理法过程中,前锋区税务局党员的行为有了标尺,总体运行情况良好。

党员参与意识进一步增强。实施1+7”党员管理以后,由于将党员参与活动的情况全部纳入得分项目,党员“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党员活动日活动等组织活动的参与率明显提高。

党员责任意识进一步强化。长期以来,基层党建工作都存在重业务轻党建现象。1+7”党员管理办法将落实税务工作7个重要方面作为党员得分的重要依据,发挥党员数字化管理的标尺作用,量出党员的工作业绩和奉献精神。同时将考核结果与税务系统绩效管理工作相结合,促使党员推动重点工作落实,推动指标提升,达到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目的。

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发挥。1+7”党员管理法实施后,将党员所参与的每一项活动、所做的每一件实事都进行量化积分,党员“提高得分,争当先锋”的意识大大提高,有效促进了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