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文化博览城。
中华传统文化是世界上最悠久、最深厚的文化之一,深刻影响着中国人民的思想观念、道德伦理、生活习惯等,其独特的魅力也同样吸引着世界各地的人们,是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日,四川科技报探班员来到中华传统文化博览城,领略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其源远流长的历史底蕴。
中国文字体验区展示的书法知识。
游客参观古代建筑模型。
游客学习中药炮制技艺。
中华传统文化博览城坐落于南充市阆中古城,建筑面积超2.6万平方米,打造了16个主题文化体验区,分别为中华本源文化、中国文字、中国建筑、中国民俗、中国节日、中国易经、中国生肖、中国传统手工艺、中国医学、中国印雕、中国陶艺、中国织染、中国造纸、中国花木、紧急救护、灾难预防体验区。
在讲解员的带领下,探班员依次参观主题体验区,并通过“一画开天”“中华龙脉”等富有教育意义的故事短片,了解了中华民族文化的起源;通过上古时期人类居住形式不断变迁的实景展示,知晓了中国文字的发展演变历程;通过丰富翔实的图片和文字资料,学习了燃炮s竹、猜灯谜、贴对联、挂五彩线等民俗知识。
探访期间,探班员对中国民俗文化产生了更加浓厚的兴趣。民俗,是人们在长期生活中形成的一种文化现象。中国民俗文化源远流长,内涵丰富,涵盖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从饮食起居到岁时节令,从婚丧嫁娶到宗教信仰,都包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例如,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它象征着团圆、平安和希望,人们会通过吃年夜饭、贴春联、放鞭炮等方式庆祝新年的到来;中秋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秋夕祭月演变而来,自古便有祭月、赏月、吃月饼、玩花灯、赏桂花、饮桂花酒等民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二十四节气则承载着深厚的精神文化内涵,如尊重自然、顺应天时、崇宗敬祖、孝老敬亲、睦邻友群等,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值得一提的是,2016年11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十一届常会通过审议,批准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早在春秋时期,就定出了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四个节气。到了战国末期,《吕氏春秋·十二纪》中增加了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四个节气。以后不断改进和完善,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公元前104年,天文学家邓平、落下闳等制订了《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订入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
“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也就是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来划分的。太阳从黄经0°起,沿黄经每运行15°所经历的时日称为‘一个节气’。每年运行360°,共经历24个节气,每月2个。其中,每月第一个节气为‘节气’,即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和小寒;每月的第二个节气为‘中气’,即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和大寒。”讲解员告诉探班员,“节气”和“中气”交替出现,各历时15天,现在人们已经把“节气”和“中气”统称为“节气”。在阳历中它们的日期相对固定,不随阴历日期而变动。
学习完二十四节气知识,探班员又通过植物制皂、传统剪纸、篆刻等活动,在实操演练中了解了中国传统技艺,加深了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内心升腾起浓浓的民族自豪感。据了解,为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中华传统文化博览城恪守“教、学、做合一”的教育理念,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量身打造了系列研学课程,并通过学习民俗知识、锻炼手工技能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学习能力,孕育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健康人格,实现素质教育的根本目标。
“为更好地彰显课程特色,中华传统文化博览城从传统工艺及科技入手,利用现代声光电科技手段,构建了分层递进、整体衔接的序列课程。同时有效结合地方特色文化,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去听、看、学、做,不仅能促进他们将书本知识与生活经验深度融合,还能增加他们的实践操作及团队协作能力,促使博览城项目建设全面实现优秀传统文化教与学统一、研与习统一、行与学统一的新业态。”讲解员说道。
经过一天的参观和学习,探班员对中华传统文化有了更加深入和全面的了解,如果你也对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心生向往,不妨到中华传统文化博览城开启一场沉浸式的学习之旅吧,相信定会收获满满。(本报记者 董沙沙)
(图片由中华传统文化博览城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