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两年时间,贫困户文大发搬进了新居,孩子也不用走两三个小时的路上学了,辍学娃朱江今年考上了成都东软学院……这都得感谢吕书记啊。” 巴中市平昌县青凤镇凤山村乡亲们纷纷说道。
村民所说的吕书记,是2015年11月派驻到凤山村担任第一书记的成都铁路集团公司达州工务段职工吕昌召。
在吕昌召的带领下,不到3年时间,凤山村实现了农村土地产业化,发展了油用牡丹产业,打造了“牡丹鸡”地方品牌,发展起养鸡、养牛、养羊、养猪等小微经济,完善了道路、农田水利、文化广场等基础设施建设……让一个贫困山村从此告别贫困。
沉下身子解民情
把心“驻”在扶贫点
凤山村地处秦巴山区,距平昌县城27公里,交通极为不便,耕地面积2346亩,在家务农人员仅有245人,青壮年劳动力极度匮乏,是一个典型的贫困山村。任职之初,吕昌召便召集村委会成员,走访、调查了全村11个社,逐社、逐户了解了贫困户情况,对贫困户进行精准识别。连续组织召开3次党员、群众代表大会,研究确定了贫困户101户325人,并确定了异地搬迁、医疗救助、低保兜底、发展产业等7个脱贫项目。
驻村扶贫,关键是“驻”,根本是“扶”。“踏上扶贫路,就必须驻进百姓心。” 吕昌召说,为了把自己扶贫的心“驻”下来,挂职伊始,他便在村委会安置了一个简易的“家”,确保能够将自己的精力用在走村入户、精准扶贫当中。在他的努力下,很快就确定了扶贫计划,确定生产就业发展210人,移民搬迁安置66人,低保兜底70人,医疗救助101人,并完善了扶贫手册、贫困户基本情况表、精准帮扶方案规划表等基本扶贫资料。
“吕书记,把我们这条路砍(硬化)了就好了,一下雨,娃儿读书都莫法。”这是凤山村4、7两社老百姓最大的愿望,走访调查的吕昌召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入户调查完后,吕昌召立即着手道路建设,组织村两委人员对现有基础路进行丈量,向镇主管领导汇报,与县交通局协调方案,争取政策支持。同时组织召开社员大会300多人次,协调土地、施工、质量监督、道路养护等项目,并安排落实每一项工作。
脚踏实地办实事
把工作“扶”到位
为把扶贫工作“扶”到位,吕昌召主动协调各方资源,不遗余力的开展扶贫工作。组织农技员到农户家里指导农业生产、牲畜养殖技术培训等;联系“凯路登”爱心公益帮助困境儿童,为4名困境儿童落实公益帮助;联系集团公司团委,为青凤小学赠送价值10万元的学习用品;建立了“火车头希望工程图书室”和“阳光小屋”……
同时,组织成立了平昌县上游种植专业合作社和迎凤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发展油用牡丹1976亩,并立体套种800亩李子、桃子树,林下养殖土鸡,打造“牡丹鸡”地方品牌;争取帮扶资金50万元,发展村集体经济,完成上游生态水产养殖园110亩建设;充分利用产业发展周转金与农户逐一对接,发展养鸡、养牛、养羊、养猪等小微经济。
两年多以来,凤山村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改造山平塘1口,新建渠道1000米,农网改造8.894千米,新建村文化活动室90平方米,新建文化活动广场1000平方米,建设简易舞台1个,开展文化植入1处。完成广播村村响工程,解决52户贫困户的电视收视困难问题。建设村级日间照料中心1个,雪亮工程1个。新建村级综合体 200平方米,改建村级组织阵地120平方米,配置村便民服务点配套设施10套。实施易地扶贫搬迁43户125人,完成熊家湾聚居点和窑沟岭聚居点建设,贫困户搬迁入住13户,插花散建30户,均已搬迁入住。实施贫困户C级危房改造43户,实施D级危房改造12户。在吕昌召的努力下,凤山村正在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
(本报记者 杨永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