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90 期 / 第7版:科普法制
成都互联网法庭:“网上枫桥”赋能网络治理

平台赋能、类案示范、建议预防、网络普法……近年来,成都互联网法庭以“键对键”协同“面对面”的诉源治理模式,通过线上线下有机结合,创新“互联网+社会治理”模式,用“网上枫桥”推进基层社会治理新发展。

“小工具”赋能“大平台”

“这里的诉讼服务大厅怎么和我之前参观的不一样呢?”“法院开放日”活动中,四川师范大学法学院首届互联网法治研究方向的大一新生走进成都互联网法庭诉讼服务中心,发出疑问。

与其他人头攒动的法院诉服中心相比,这里似乎显得有些门可罗雀。实际上,因为全流程在线司法诉讼的特点,当事人调解、立案、开庭、领取文书都可以在网上完成。

大厅内,以“七朵云”为核心的“云系列”新一代智慧审理和司法服务平台吸引了学生们的驻足。“网上枫桥”的秘密就藏在这“云”中。

“云调”平台上,学生模拟调解员和当事人,上了一节沉浸式教学体验课。“双方对调解协议确认无误的,可扫描二维码签字确认。”点击鼠标,插入签名,话音落下,一份司法确认书随即送达双方当事人。

“在线视频调解达成一致后,可在平台一键生成调解协议。‘云调’平台利用诉讼风险评估技术,做实诉讼辅导;也可以视频开展在线司法确认,优化司法资源配置。”立案庭工作人员邹丽婷向师生们介绍说。

“云调”平台作为成都互联网法庭多元解纷的前沿阵地,满足了群众多元化的解纷需求,缓解了法院人案压力,优化了法治化营商环境,帮助公众初步树立起在线非诉解纷观念。截至目前,该院通过“云调”平台申请调解的案件有21017件,调解平均用时25.5天,初信初访化解率达95%左右。

“小切口”解决“大问题”

“我已知晓相关权利义务,经委托人认可,同意对本人所代理的列表中47件网络服务合同纠纷案件启动‘示范审理’,并无异议。”代理律师李佳说。

整合纠纷信息、评估类案特征、分析案件要素,在法官周相君与律师反复沟通确认后,成都互联网法庭在类案审理中采用“示范判决+在线调解”。

示范案件判决生效后,周相君指导办案团队针对类案当事人的疑惑进行充分的判后释明、阐述法理。在特邀调解员的协助下,剩余46件案件的原告表示认可示范判决结果,愿意与被告达成和解并撤回起诉或申请法院出具调解书了结纠纷。至此,该批类案纠纷自“示范判决”生效到全部化解完毕仅用了4个工作日。

“平台只需推出一个小举措,在某些时间节点进行一下小提示,就能避免群众在消费中碰上大问题。”法官吴婷在企业走访时提出建议。

原来,成都互联网法庭法官团队在办案过程中注意到,某购物平台用户刘某与直播间某店铺的买卖合同涉及格式条款、消费贷款分期付款等问题,且类似纠纷在法院“云调”平台中出现频次较高,遂集中梳理案内案外纠纷诉求并进一步核实情况。

“……平台在保护用户商业机密等合法权益的同时,可对用户消费节点进行重要信息重复提示,承担起共同营造良好营商环境的社会责任……”

一份司法建议随即发出,内容不长,却反映出购物平台中的普遍性问题。某科技公司高度重视,对司法建议书内容进行深入讨论,并研究推出平台服务优化举措,在平台客服自动回复中增加介入调解功能。

成都互联网法庭着重把握案件涉及的法律规范、社会背景等综合因素,找准司法服务保障企业发展的切入点,将企业合规发展与社会治理相结合,为预防化解社会矛盾、改善市场行业监管建言献策,助力打造网络空间的法治化营商环境。

穿越60年历史时空,“枫桥经验”已经成为基层治理的一个样板、一面旗帜、一种理念。

“网上枫桥”既是考验,也是机遇。

成都互联网法庭推动新技术应用与社会治理创新深度融合,从“面对面”到“键对键”,用脚板丈量民意,用键盘了解民意,将网络治理纳入基层社会治理中通盘考虑,通过“网上枫桥”实现数字赋能网络治理。(人民法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