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4 期 / 第2版:综合新闻
激活免疫记忆,实现实体瘤高效清除
省医院团队提出肿瘤治疗新策略,相关研究已完成动物实验验证


通用型肿瘤疫苗(重组腺相关病毒制品)。省医院供图

本报讯 记者近日从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以下简称省医院)获悉,由该院与电子科技大学医学院组成的交叉研究团队,研发出一种基于预存新冠免疫记忆的通用型肿瘤治疗性疫苗。该疫苗通过激活体内既有的免疫记忆,实现对乳腺癌、结肠癌等多种实体瘤的高效清除。

目前,该项目已完成4款疫苗筛选、5项动物药效实验。团队成员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了29SCI论文,获得13项发明专利授权,14项发明专利实审。据悉,该通用型肿瘤疫苗平台不仅适用于结肠癌、乳腺癌、黑色素瘤等高异质性实体瘤,还可拓展至mRNA疫苗、溶瘤病毒联合治疗等多种免疫路径,具备极强的临床应用潜力和产业转化前景。

癌症尤其是实体瘤由于高度异质性,常规治疗性疫苗难以通用,需要为每位患者定制个性化抗原,研发周期长、成本高、反应慢,难以大规模推广。对此,研究团队提出一种创新策略:让肿瘤细胞伪装成病毒,调动机体已有的免疫记忆来精准清除肿瘤。

我们以腺相关病毒(AAV)载体为平台,将新冠疫苗中普遍存在的受体结合域抗原基因递送进肿瘤细胞,使其在表面表达受体结合域抗原。这样一来,免疫系统会将肿瘤细胞识别为病毒感染,利用已有的新冠免疫迅速发动杀伤。项目负责人伍福华介绍,这种方式充分利用了人群中已有的新冠疫苗免疫基础,无需抗原筛选,真正实现了即开即用的肿瘤治疗新路径。

除了抗原设计创新,该疫苗还融合了阻断肿瘤免疫逃逸策略,并配合精准药物递送系统,在多项肿瘤模型中展现出强效抗瘤作用良好的生物安全性。以结肠癌模型为例,接种疫苗仅34天就可见瘤体显著缩小。研究团队表示,传统肿瘤疫苗往往需要34周才能启动有效免疫反应,而这款疫苗借助免疫记忆激活机制,大大缩短了启动周期。

据了解,这一项目将亮相第三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决赛。我们希望借助这一平台,将癌症治疗变得像打疫苗一样标准、可复制、易推广。项目团队负责人表示,他们正积极与国内外药企、CDMO平台展开合作,推动成果尽快进入临床阶段,造福更多患者。(本报记者 程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