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89 期 / 第4版:特别报道
老骥伏枥不忘初心 凝智聚力奉献余热
眉山市老科技工作者积极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科技立则民族立,科技强则国家强。

近年来,眉山市老科协认真贯彻好各级关于科技创新的决策部署,落实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将老科技工作者作为推动科技创新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从人才举荐、选树人物典型、搭建服务平台、提高服务水平等方面入手,全力推动全市老科技工作者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5月30日是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作为广大科技工作者的节日,眉山市老科协推出部分老科技工作者的先进事迹,旨在讲好老科技工作者故事,展现他们勇于担当、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唱响新时代老科技工作者的动人旋律。

他们中,有人苦心钻研,有人敢为人先,有人默默奉献,以科技工作者的精神为社会作出杰出贡献。他们抑或是医者仁心的引领者、乡村振兴的实践者、匠心筑梦的追光者、科技兴农的先行者……在各自领域发光发热,以实际行动诠释着老科技工作者的初心和使命,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展现出老科技工作者老有所为、无私奉献的风采。

雷农田

66年风雨兼程 亲身垂范躬耕东坡柑橘产业

雷农田为果农讲解柑橘种植技术

雷农田,高级农艺师,16岁入眉服务“三农”。66年来,他从基层一线农技员做起,先后担任过农业科研所副所长、农业局副局长、农办主任、副县长、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等职务。他热爱农业技术,一心扑在东坡柑橘产业发展上,常年与果农在田间地头摸爬滚打,传经送宝,亲身垂范躬耕东坡柑橘产业。

雷农田先后撰写论文36篇,其中《免耕水稻节水增效技术与应用》《稻田免耕节水栽培技术应用与实践》在国内外广泛宣讲,《三苏文化传千古,东坡泡菜惠泽民》在中国·四川泡菜国际论坛发表,《中国人口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在《农药市场信息》发表,执笔主编的《眉山市杂交柑桔栽培管理技术》由眉山市老科协印发1万册,免费向果农发放。

如今82岁的雷农田,可以用3个22年来概括他在眉山的经历。第一个22年主要进行农业技术积累;第二个22年是一名分管农业的领导;第三个22年则是为农民服务的朋友。在职时,他因出色表现荣获上级表彰无数。退休后,他仍然保持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心里始终装着“三农”工作。积极加入眉山市老科协组织,在服务“三农”中继续与广大农民群众结成朋友,被亲切地称为农民群众的“孺子牛”。  

据不完全统计,从2001年3月至2018年12月,雷农田先后编写了农业科普资料84篇,印发技术资料14万份,举行农民技术培训授课近1300场次,培训农民12万余人次。除了服务群众外,2016年,他还向市、区领导提出“发展晚熟柑桔”的建议被采纳,市、区人民政府分别行文作出了发展晚熟柑桔规划,截至2018年底,眉山全市柑桔种植面积已达到94万亩。

“只要身体允许,我会坚持到最后。”雷农田说,他每年有200多天的时间奔走在乡村、田野,在田间地头教授果农柑橘种植技术,为农民朋友们送技术、送政策,带动周边地区农业产业升级,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为助力乡村振兴作出新的贡献。

雷农田66年扎根眉山,以舍我其谁的担当,勇挑乡村振兴重任,他就是乡村振兴的实践者。

祝之友

勇攀高峰 寻找中医药千年古方“密匙”

祝之友在工作室给学生讲课

祝之友,主任中药师,先后获评全国卫生文明建设先进工作者、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第六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思想指导老师、第三届四川省十大名中医、四川省中医药传承创新先进个人。他是国内多所中医药大学客座教授、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学员优秀指导老师、中国中医药信息研究会中医临床药学分会会长、中国中医药信息研究会中药材及饮片分会名誉会长、世界中医药协会副主席兼临床药学国际研究会主席等。

中医药作为我国国粹,数千年来为生命健康保驾护航,凝聚着中华民族的伟大智慧。作为一位倾尽毕生心血,投身中医药事业的老中医药人,今年77岁的祝之友,长期致力于中医临床药学工作研究,以促进中医药发展为己任,潜心钻研,为临床医生安全合理用药保驾护航,也为国家培养出一大批中医药临床领域的拔尖人才。

投身中医药事业已有近60年,他在“寸关尺”的脉络上,坚守“为人民服务”的初心,运用中医药技艺反复印证着中医的伟大和神奇。他数十年如一日坐诊一线,接诊了遍布全国各地的患者,从他的身上充分体现着当代中医药专家的仁与德、术与专。

“让老百姓吃到合格、疗效好的药,是我从医的底线和原则。”多年来,祝之友始终关心中医药发展,并将之视为终身事业。如今,本可以含饴弄孙的他却把时间奉献在中医药的发展上。在国家大力支持中医药事业发展之际,祝之友深觉肩头责任重大,在坚持几十年如一日帮助患者的同时,也非常重视中医药文化及临床业务的研究和创新。

辛苦耕耘终有所获。祝之友在国内率先开展《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汤方药物古今有别的临床药学研究,系统解读《神农本草经》;在国内率先提出设立中医临床药学学科和“经药”概念,倡导“经药经方,精准用药,精准处方,精准调配”理念;提出中药“五气五味”理论研究,重视平性药物在治疗癌症疾病中的运用;提出中药饮片“三品考定”说,即品种、品质、品规考定,纠正统编教材中的教学失误;对中药临床药学有深入研究,特别擅长中医中药品种理论、中医医院处方点评、本草考证、中药饮片炮制以及药用植物、中药材、中药饮片鉴定等。

中医药需要代代传承,中医在新的环境形势下还需要得到更大的发展和提高。祝之友十分注重理论教学和临床教学的有机结合,无私传授中医药学术和临床经验。他在全国招收中药临床药学人才学徒,在国内成立祝之友工作室分站三个,分别为双流区中医医院祝之友传承工作室分站、昆明市中医医院祝之友传承工作室分站、辽宁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祝之友传承工作室分站。

祝之友对中医药的研究以及对人才的培养受到各级医生和决策部门的高度肯定。他还积极参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的教学和人才培训,先后在俄罗斯、新加坡、泰国,以及澳门科技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等国内外各地中医药大学开展中医临床药学宣讲,为国内外学术班授课150余次,其中国际会议3次、国家级会议50余次、省级会议60余次。

祝之友执着坚守中医药伟大宝库,为弘扬祖国的中医药文化作出了不懈的努力,他就是医者仁心的引领者。

张德明

一技一生 千里竹丝编织“匠心梦”

张德明展示竹编技艺

张德明,竹编艺术高级指导教师,国际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青神竹编)传承人之一,中国AAA级品牌艺术家,四川省十大民间艺术家,四川省民间艺术大师,四川省工艺美术大师。他独创的精裱艺术品,开创了竹编艺术创新的先河,其作品被“邓小平故居纪念馆”、四川省文联、四川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国竹协会等单位收藏。

青神县是四川省竹资源分布重点地区,是“中国竹编艺术之乡”“国际竹编之都”。作为土生土长的青神县人,张德明从4岁开始跟随奶奶学习简单编织技艺,上初中时,他已经可以靠制作竹编制品赚取生活费了,但真正全身心投入竹编事业是在21世纪初。  

在退休之后的10余年中,张德明一直探索和挖掘竹编艺术品特色,由题材再创转为自创,由“形似”转向“神形皆备”,由单一的素色、双色转向套色和多色彩,由单一的“阳编”转向“阴编”“阴阳同编”,由一般的装饰品、工艺品转向珍贵艺术品、收藏品,由单调的竹木装饰转向精裱轴式装潢……

2005年,在做了大量试验后,张德明成功以纸、绫、绸、缎等纺织品为载体,以竹编为画心,发明了一种新型的竹编艺术字画装裱技术,并于2007年4月申请国家专利。“它解决了传统竹编艺术品易变色、易开裂、易蛀虫、不上档次、不便携带、不易保存等问题,也使竹编艺术更具民族性、艺术性。”张德明介绍道,该项技术开创了竹编艺术创新的先河,是竹编史上的里程碑。

此外,张德明还首创折叠册式竹编艺术品,将画面分开单独编织,然后将每一幅竹编画串联起来形成一个整体,在此基础上创作的《八仙图》《十二花神》《十二金钗》等竹编艺术品,均成为藏家的收藏品。同时,他还摸索出采用切换经纬竹丝的方法,首次在素色竹编上套红色,在对比色竹编上套第三色、第四色,从而形成多彩的竹编艺术品。

匠心编织梦想,张德明的竹编艺术品也得到国内国际赞誉和认可。他的竹编艺术品并被授予“中国创造·AAA级珍贵艺术品”、四川省名优特产、首届“最具推广价值”的城市名片,并被中国竹协、奥申委、邓小平故居纪念馆、四川省文联等单位收藏。他的平面竹编艺术品《共同的家园》、瓷胎竹编艺术花瓶《幸福》、瓷胎竹编艺术品《融》作为珍贵礼品,赠送给外国友人。

“传而不统、学而不仿”是他对传统技艺同现代创新的最新诠释,力求做到所有作品集“传统与现代、文化与技艺、时尚与实用、绿色与环保”为一体。

“一届书生,半个匠人。”今年70岁的张德明,在研究竹编技艺的同时,还编写了平面、立体、瓷胎竹编等讲义,将竹编知识普及到了研究生、大学生和中小学生,培养了众多的竹编人才。

张德明,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青神竹编的传承人,他一心扑在青神竹编事业的传承和发扬上,不断深耕创造,他就是匠心筑梦的追光者。

汪小川

倾心传授“农经” 造福一方百姓

汪小川为果农授课

汪小川,高级农艺师,从1976年至今,主要从事柑橘生产技术推广工作,是东坡区第一代果技员。40余年间,他始终奋战在农业技术服务第一线,坚持探索和推广先进实用的农业生产技术,把心贴在农民心上,把事干到田间地头,用自己出色的业绩、良好的形象凝聚了民心、赢得了口碑,为眉山市农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2006年,他被评为眉山市科普工作先进个人;2007年被评为东坡区科普工作先进个人; 2008年被评为四川省第五届优秀科技工作者;2009年被评为东坡区第二届农技标兵;2010年被评为东坡区第二届十大农村实用人才;2011年参与选育的优良品种“川蔗26号”甘蔗、“眉红脐橙”、“蜀萝8号”萝卜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12年被评为眉山市主动作为创一流先进个人;2014年被评为东坡区首届“敬业奉献”道德模范;2016年被评为东坡区“科普带头人”。

1976年,汪小川第一次到集体果园管理果树,没想到自己一辈子会与农业结下不解之缘。40余年来,汪小川从未离开过田间地头。他深知,农户们都在翘首盼望着农业新技术,而农技推广员正是连接新技术与农户的桥梁。

选种育种、科学施肥、防治病虫害,一年四季他都在田间地头与农技打交道,农民在地里干什么活儿,他就忙什么。从风华意气,到现在两鬓染霜。“我喜欢跟农民打交道,把我积累半辈子的农业技术传给当地农户,值得!”在汪小川眼里,最开心的工作场所在田间地头,最骄傲的精神财富是农技推广。

作为农技员,汪小川带着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到田间地头直观地展示给农户,让农户能看得见、学得来、上手快,避免种植风险,给老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上世纪80年代初,柑橘出现卖果难问题,他通过在省上开会接触到了“留树保鲜”技术,经过摸索试验,最终得以推广运用。2005年至2015年期间,他还成功引进包括甜玉米、黄秋葵在内的6种蔬菜新品种。

退休后,他牵头成立了“眉山市东坡区农业科技推广学会”,不以盈利为目的,只为给果农搭建推广平台,从选育品种、改良土壤、果园管理、市场销售等全链条进行服务,为东坡柑橘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醉心农技,造福群众。40余年来,汪小川除了在田间地头技术指导外,他还组织农户参加培训,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农户们对果树技术更加清晰明了。他说:“干了一辈子的农技工作,闲不住,只要我还能动一天,我就要到田间地头。”

汪小川扎根农业生产第一线,一心扑在农技推广上,用农业新技术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他就是科技兴农的先行者。(本报记者 苏文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