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07 期 / 第8版:副刊/墨香天府
旅蜀诗人的巴山蜀水浮世绘

■ 朱晓剑

清代诗人李调元说:自古诗人例到蜀。诗人入蜀当然有林林总总的理由,但大致可分为这样几类:贬谪、任职、逃难、旅行。在著名散文家许永强看来,诗人到蜀的理由有千万种,对蜀地的印象也是千差万别的。因此,在《诗蜀:入蜀诗人的心灵解码》里,对此有精炼而又妙趣横生的解读,这种解读也是传承文脉天府的积极介入方式。

蜀地,自古以来就有着独特的人文历史和风貌,但因与中原地区隔着秦岭,故而变得神秘而边远。在历代入蜀诗人当中,刚入蜀的诗人们都带有一种偏见,这样说是因为他们都毫无例外地会怀念从前的美好时光,有着说不尽的乡愁。但在蜀地待了一年半载之后,这样的印象就会发生极大的改变,甚至会爱上蜀地。比如杨炯在离开梓州时,写下了《梓州官僚赞》共25篇,这些写给同事的离别作品,如果不是因为对他们的喜爱,恐怕很难写出这样多的作品来。

诗人们对蜀地的吟咏,各有趣味。这既取决于诗人的人生经历,也跟诗人的当时的心态有关。比如卢照邻两次入蜀的心境就各不相同,还有黄庭坚的千古绝唱,陆游仗剑走天涯……总之每个诗人入蜀之后书写的篇章都有着独特的风格,这不仅让我们见识到历代蜀地人文历史变迁,也看到了蜀地自然风光。诗人们用各自的方式为蜀地文化增添了新风采。

尽管诗人们大多将入蜀视为“羁旅”,但我们也看到巴山蜀水的钟灵毓秀给诗人带来了不同的人生体验,有人心灵得到了疗愈,有的缓解了人生焦虑,有的寻找到一片新天地。李商隐入蜀诗歌变得成熟,郑谷三次入蜀创作宽,范成大梦回锦官城,王士祯为蜀地写了诗集和文集……当我们细读他们的作品时,会发现诗人们以各自的方式讲述了他们对蜀地的深情厚谊。

蜀地的风物和民风民情有着怎样的变化。这些都可从诗人们的笔下看出一二。羊士谔瞩目自然美景,吟巴蜀人文;宋祁不仅写有蜀地诗,更写了《益部方物略记》;汪元量入蜀后的诗“不同于其北行前的豪华艳丽,也不同于北行期间的沉郁哀怨,转变成漫游的明丽轻快。这些诗歌大都仅仅围绕蜀地展开,向世人展示了蜀地的奇异。”总之,在蜀地的体验与观察,让诗人找到了打开世界的一扇窗。

入蜀诗人们的作品,时代表达是重要命题,深入生活,不管看见怎样的世象,都努力地记录下来,这样的诗歌表达,让我看到了蜀地人文空间与自然空间的变迁。因而,与以往的诗歌作品解读不同,许永强在书中既有历史的体察,更有着难得的诗情书写。在对历代诗人的入蜀踪迹进行考察的同时,他也对诗人们的有着“理解与同情”。

作为散文家的许永强在历史散文写作中,既突出非虚构的特性,又兼顾了大时代下的诗人书写,故《诗蜀》更具自然品质和人文质感,读来让人更觉得赏心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