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参加工作时,我的梦想是做一个好医生;工作了30余年后,我一心想当好群众健康的‘守护神’。”近日,在泸州市江阳区黄舣镇卫生院,该院院长温德平一边为病人看病一边说道。
治好病就是最大的幸福
受同为医生的父亲影响,温德平从小就立志当一名医生。30多年前,18岁的温德平从重庆二卫校毕业后,回到了家乡江阳区华阳乡,在乡中心卫生院做了一名医生。年轻的他暗下决心,要像父亲一样做个好医生。
工作中,温德平明白,仅靠自己在卫校学习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在父亲悉心指导下,他从《中药基础知识》《方剂学》等书本学起,认真研习,并付诸于具体救治病人工作中。通过不懈努力,最终从一个骨科医生逐渐成长为一个全科医生。
高尚的医德,是做一名好医生的根本。“治病救人,这是医生的起码责任。”温德平说,无论是对疑难病症还是普通病人,作为医生,都必须一样认真仔细,丝毫不能懈怠。有一次,华阳中心卫生院送来了一个因脚背动脉断裂而大出血的村民。因出血过多,温德平见到时病人已陷入了半昏迷,温德平急忙采取缝合压迫止血法为伤者止血。经过几天的治疗,病人才脱离危险。现在,虽然已经过去好多年,但这位村民每次碰到温德平都会拉着他的手,感激的话儿说不完。
多年过去,温德平究竟医治了多少病人,他早已记不清。但唯一让他感到欣慰的是,他治过的病人未发生一起手术事故,没有一个不对他心怀感激。“为百姓治好病,这就是我作为一名医生的最大成就感和幸福感!”温德平说。
经过十多年的努力,19年前,温德平担任了华阳卫生院院长。
好院长首先是一名好班长
2017年,温德平到黄舣镇卫生院担任院长。
“我们七点半上班看似不迟,但与那些早早来到医院等候的病人相比,其实我们并不早。我作为院长,就要给全院干部职工作好表率。”温德平说。为此,每天早上六点半,温德平总是第一个驱车来到黄舣镇卫生院,开始自己一天的工作。
医疗市场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竞争、优质服务的竞争,温德平深知此理。走马上任后,为打造过硬的医疗卫生队伍,温德平与班子成员一道,不断壮大人才队伍,组建起一支职工信得过的院委会班子和科室负责人队伍,增强了医院发展后劲。
日常工作中,除了定期召开院管会、支部会加强干部职工思想教育外,温德平还制定了相应的奖惩制度,在江阳区镇街中心卫生院中率先设立了“投诉办公室”,医生护士办公桌上摆放“党员示范岗”“雷锋岗”标牌,上面专门注明投诉电话。对因服务不及时被投诉的医护人员,除了按制度处罚外,医院还当面找到投诉人解释、说明情况,以争取投诉人的谅解。
在温德平的带领下,通过建立健全各类管理规章制度,黄舣镇卫生院“人人为我服务、我为人人服务”这一良好医德医风已蔚然成风,促进了全院的持续发展。如今,黄舣镇卫生院已步入发展的正轨,正在创建二级综合医院。
“医共体”方便群众看病就医
“温院长,感谢您哟。若不是医院的‘医共体’相助,我怕早瘫卧在床了,我哪拿得出5万块钱的手术费嘛!”近日,黄舣镇永兴村五组72岁的杨乾珍老人,专门来到黄舣镇卫生院找到温德平道谢,感谢温德平从泸州城里请来专家为她置换了髋关节,让她能行走自如,而报销后所花的费用只有5800元,让她真正尝到了“医共体”的甜头。
“医共体”即黄舣镇卫生院与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泸州市中医医院、泸州市人民医院、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开展协作的联合卫生组织。“如果病人不相信我院的技术,那就选择专家,专家亲临医院给他们做手术。”温德平表示,“医共体”充分共享远程会诊中心等资源,畅通绿色转诊通道,实现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切实方便了群众看病就医,并且检查费用都纳入医保报销,实现了患者“住乡镇乙级医院享受三甲医院专家教授”的待遇。黄舣镇卫生院推行“医共体”建设以来,像杨乾珍老人一样得到实惠的村民已有20余人。
此外,黄舣镇卫生院还定期请来专家教授坐诊,为卫生院提供了技术指导,促进了基层医护人员的快速成长,使卫生院的整体业务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
从医30多年来,温德平带领所在医院全体医护人员积极服务农村基层精神卫生、职业病和重大传染病防治,努力当好广大群众健康的“守护神”。自己也先后获得“全国基层卫生院优秀院长”“全国优秀基层科协‘三长’(学校校长、卫生院院长、农技站站长)”“四川省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曾凡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