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普照大地,处处生机勃勃,日前,笔者走进甘孜州乡城县,沁人心扉的不仅仅是入心的暖风和扑鼻的花香,还有脱贫攻坚带来聚力奋进的新面貌。
地处高原深处的乡城县辖3镇9乡,全县总人口3.3万人。在脱贫攻坚中,乡城县按照“12463”发展战略,以党建为引领,不断突出特色产业建设,拓宽电商服务,让贫困群众逐步过上幸福的生活。
党建
夯实“奔康路”
在脱贫攻坚伊始,乡城县便坚持做到脱贫攻坚推进与加强党建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推动、同考核,建立完善脱贫攻坚领导“1+8+12+22”工作体系,推行脱贫领导小组例会制度,在例会上直面问题短板,现场议、现场提出整改意见、现场解决。同时,以党建引领为抓手,充分发挥领导示范带头作用,实行县级领导包乡包村负责制,并推行“一月一督查一通报”制度,严格责任“硬杠子”,切实把职责扛在肩上、把举措抓在手上,在落实上下功夫。
“有些问题我们在日常工作中不能及时发现,而在每月的督查中,督查组及时把存在的问题反馈给我们,也让我们对照问题进行整改。”正斗乡乡长扎仁多登如是说。
与此同时,结合全县开展扶贫领域作风专项治理工作及开展的“查问题、找不足、补短板”活动,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比先进、看差距、转作风、见行动,我为脱贫摘帽作贡献”专题民主生活会,实行了问题动态销号管理。
“通过在专题民主生活会真刀真枪的亮剑,大家直面问题短板,开诚布公,及时找出短板,为打好脱贫攻坚战奠定了扎实的基础。”然乌乡党委书记罗绒同麦表示。
此外,该县还通过乡村干部例会、党员干部述职述廉、农牧民夜校、提升干部带头致富的内生动力等方式,进一步规范和优化党组织建设,在不断增强自身“造血”功能的同时,也把党建凝聚在脱贫攻坚的中心环节上。
产业
结出“致富果”
聚焦脱贫攻坚中产业发展难、集体经济培育难、群众就业难的短板,乡城县制定了《全域产业富民行动计划》,坚持宜农则农、宜养则养、宜旅则旅的发展思路,确立“全域旅游+南种北养”产业布局,实施一个产业一个县级领导牵头、一个工作专班服务、一个龙头企业带动、一个利益机制链接的“四个一”工作模式,引进企业建基地、搞加工、带农户、创品牌、拓市场,以产业发展助推脱贫攻坚。
围绕“一乡一思路”“一村一品”的发展思路,让资源围绕群众的思路转,逐渐走出了一条具有本地特色的高原特色产业之路,建立了康南农特产品加工园区,培育出了菜籽油“金雪鱼”、
野生“天然松茸”、“藏乡田园”红葡萄酒等极具特色的农特产品。
目前,该县投资4843余万元,建成生产厂房15000平方米的康南农产品加工园区A区,仅去年该园区产值达6000万元;投入784余万元,发展特色水果种植项目,带动贫困村42个、贫困户970户、贫困人5204人;建立了牦牛、藏鸡、藏系牦牛、藏系绵羊、树椒等本地特色农特产业专业合作社89个,发展民宿接待 36户(其中50%以上为贫困户)。
去年6月底,四川省去年投产的单体最大、海拔最高的山地光伏项目,总投资5.1亿元的甘孜正午光伏开发有限公司乡城正斗二期光伏项目成功并网发电。今年,光伏园区将为当地群众带来土地流转收入约45万元左右,户均增收2812元,务工收入将达700万元以上,有效助推了脱贫攻坚。
“在脱贫攻坚中,我们就要以贫困户增收为主体,抓住产业富民的根本,建立种养基地,引进产业主体企业,盘活土地资源,让群众不断增值幸福感。”乡城县委常委、县总工会主席泽郎初介绍道。(本报通讯员
吴远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