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74 期 / 第3版: 地方报道
攀枝花市东区 探索低空经济应用新场景

今年129日晚,攀枝花市阿署达四季花海景区的夜空被1500架无人机点亮,花是一座城,城是一朵花的城市宣传语以璀璨光影绽放在新春夜空。这场科技与艺术完美融合的视觉盛宴,不仅让现场2.6万名观众叹为观止,更标志着攀枝花市东区低空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

今年2月,攀枝花市东区印发实施的《攀枝花市东区低空经济发展规划(2024-2028)》(以下简称《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将攀枝花市东区打造成为攀枝花低空经济桥头堡,推动攀枝花市东区低空经济跨越式发展。

随着时间推移,低空经济带来的活力正不断渗透到攀枝花市东区的各个角落,悄然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与生产方式。近期,记者走进攀枝花市东区,探寻低空经济在农业领域绽放的别样光彩。

科技赋能农业新实践

近日,在银江镇双龙滩村的芒果园里,果农杨天祥正操作无人机进行农药喷洒作业。据攀枝花市东区农业农村和交通水利局有关技术人员介绍,杨天祥是攀枝花市东区第一个自学无人机操作技术并用于农业管理的果农。现场,杨天祥按下启动按钮,无人机迅速腾空而起,飞到远处果园上空开始喷洒农药。15分钟后,15亩果树的防治作业顺利完成,无人机返航并平稳降落在起飞点。平均1分钟能洒一亩地,非常智能,操作也简单,只要设计好飞行线路,它就可以自动按程序执行指令。杨天祥说,这次喷施作业主要是防治蓟马和蚧壳虫。

8年前承包600亩坡地种植芒果时,杨天祥每年都要为病虫害防治头疼。人工喷洒不仅成本高昂,效果也难以保证。工人不一定请得到,而且成本高,稍有疏忽还会影响果子品质。杨天祥说。今年初,在攀枝花市东区农业农村和交通水利局的政策支持下,杨天祥投资6万余元购置了无人机。这笔投资物超所值,预计2年就能回本。他算了一笔账,过去需要3个工人10天完成的工作,现在单人操作3天就能轻松搞定。

采用无人机作业,可以自主选择合适的作业时机,甚至夜间也可以作业。无人机按照设计路线作业,甚至可以自动躲避障碍物。如果在晴天高温下作业,水分蒸发快,药力吸收率会大大降低;而夜间温度适宜,适合喷施作业,植株对药力的吸收率高,可以达到最佳防治效果。杨天祥说,有了无人机这个好帮手,他对管理好600亩芒果园更有信心了。

多元应用助推提质增效

杨天祥的低空应用实践是攀枝花市东区低空经济发展的一个案例。根据《规划》,攀枝花市东区将重点打造一区一平台一中心两基地,包括城乡一体化低空公共服务示范区、森林防火减灾低空技术支持平台、川西南滇西北低空物流枢纽中心,以及低空飞行核心器件研发制造基地和低空文体旅多场景应用示范基地。

攀枝花市东区区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专职副主任邹哲顺表示,今后将在双龙滩村打造低空+农业示范场景,并在全区推广,为攀枝花市东区农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助推乡村振兴和农民增收。未来,无人机技术不仅将应用于农产品灌溉,还将结合低空运输等方式,全面提升农业产业化。

随着低空经济与农业、文旅等产业的深度融合,攀枝花市东区正加快构建低空经济产业生态圈,以建圈强链推动攀枝花市东区低空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

(攀枝花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张国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