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98 期 / 第8版:乡村振兴·非遗传承
刘嘉峰:小小竹丝编出精彩人生


刘嘉峰

在达州市渠县,一根根比头发丝还细的竹丝,经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渠县刘氏竹编”传承人刘嘉峰巧手编织后,就能变成各种精美的竹编陶瓷工艺品和字画工艺品,栩栩如生,韵味十足。经过几十年的探索,刘嘉峰形成了以“提花编织法”和“以竹作画”闻名的刘氏竹编工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编织茶具

苦练剖篾绝活

1946年,刘嘉峰出生于渠县静边镇的一个偏远乡村,家乡盛产慈竹,乡亲们大多会用竹子编制背篓、箩筐、簸箕、篾扇等生活用品。刘嘉峰从小就对竹编有着浓厚的兴趣,经常跑到篾匠师傅跟前,看他们灵巧的手在篾丝间穿梭。

7岁那年夏天,刘嘉峰到舅舅家玩耍时,看见舅舅在院坝里编制篾扇,他就缠着舅舅教他。在舅舅的指导下,刘嘉峰完成了人生中第一件竹编作品——纳凉驱蚊的篾扇。

从舅舅家回来的第二天清晨,刘嘉峰第一次自己砍倒了一棵竹子,尝试划篾。然而,第一刀下去,竹子就跑偏了。一根竹子还没划完,刘嘉峰左手拇指就被划破,鲜血直流。7岁的刘嘉峰有着不服输的性格,伤还没好,他又去山上砍竹子,继续练习划篾。渐渐地,竹子越来越听话,想让它多细就多细,想让它多软就多软。随后,刘嘉峰开始练习用竹丝编织山水、花鸟图案。到中学时期,他已经能够在一把篾扇上编出10~20个汉字。

此后,刘嘉峰借鉴被面提花的编织原理,经过反复尝试、研习,发明了竹编“提花编织法”,能够编出明暗不同、层次分明的复杂图案。他还去自贡参观学习“龚扇”制作技艺,得到“龚扇”第三代传人龚玉文的指导,将“龚扇”编织法的精华吸收进自创的“提花编织法”中。1973年,刘嘉峰编织出了第一把与自贡“龚扇”一样精致的竹丝扇。看着精致的竹丝扇,刘嘉峰成就感满满。从此,他更加潜心钻研竹编技艺,努力创造新工艺、新产品。

刘江设计的瓷胎竹编莲蓬系列

刘嘉峰创作的瓷胎提花竹编《龙纹梅瓶》

创新竹编技艺

走进“刘氏竹编”艺术品陈列室,琳琅满目的竹编字画、瓷胎提花竹编艺术品、双面竹丝编画等映入眼帘。不管是平面画还是包裹在瓷胎上的作品,都格外细致生动,仿佛是用画笔绘就的,很难想象是竹丝编织而成。

精美的作品源于精湛的技艺。刘嘉峰研发的分层刮刀和排针,能制作出细到0.3毫米、薄到0.02毫米的竹丝。这是他给自己定的划篾标准,机械师傅的游标卡都无法测量它的厚度。

站在一幅平面竹编画前,刘嘉峰说,这是他自己构思的画作,名为《天堂》。作品的创作背景是九寨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秀美风景,一群憨态可掬的大熊猫居于其间,有的在爬高,有的在吃竹叶,姿态各异,栩栩如生。他说:“这样自由而快乐的生活,是我们老百姓向往的天堂。”

在刘嘉峰的竹编生涯中,他首创了竹编字画、提花瓷胎竹编、双面竹丝编、竹编台屏等系列竹编工艺新品,形成了一个独特的竹编艺术流派——刘氏竹编,成为我国竹编工艺美术的一大创举。从事竹编几十年,刘嘉峰的作品在国际、国内展评中获奖70余次,他还主持编写了国家轻工行业的平面竹编工艺品标准,研发的“竹编系列新产品”通过国家科学技术成果鉴定。

致力传承推广

在四川刘氏竹编工艺有限公司产品展厅,有着各种雅致而实用的竹编产品:瓷胎竹编茶具、瓷胎竹编花插、竹编单肩包、竹丝发簪等。“这些都是我儿子刘江设计的文创产品,很畅销。”刘嘉峰说。

提起儿子,刘嘉峰颇为自豪。刘江出生于1977年,从西南大学美术学院设计系毕业后,在北京从事设计工作。2010年,刘江同妻子一起回到家乡,在父亲的公司负责产品设计。如今,他已是“渠县刘氏竹编”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四川省工艺美术大师。除了儿子刘江,刘嘉峰全家人都投入到竹编这个事业里面来了,大女儿也在负责“刘氏竹编”的产品销售。

为了让“刘氏竹编”发扬光大,刘嘉峰一直广收学徒,“从2008年开始,我带出第一批徒弟,然后徒弟又带徒弟,其中不断有人离开也有人加入,前前后后共带出学徒1000余人。”最让刘嘉峰引以为豪的是亲手培育出了5个省级工艺美术大师。

2017年起,刘嘉峰多次受邀参加“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走进同济大学、四川美术学院、郑州轻工业学院等学校授课,发掘竹编人才。

“这些竹编凝聚着我的心血,要当作宝贵的文化遗产传承下去。如今,我除了潜心创作外,更想把精力放在探索如何传承、保护‘渠县刘氏竹编’上,我要让‘渠县刘氏竹编’永葆青春与活力。”刘嘉峰坚定地说。(本报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