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叔,我们已经把您客厅和卧室灯开关全部换了,其他线路也全面检查了。排除了安全隐患,以后您用电就安全、方便了。”近日,国家电网四川电力(攀枝花市区)连心桥共产党员服务队队员边收拾工具,边对80岁的独居老人党解放说。这是攀枝花市东区弄弄坪街道烂泥田社区开展“联动社企 共解民忧”志愿服务活动中温暖的一幕。
不同于传统志愿服务活动“撒胡椒面”式的单向输出,这场由烂泥田社区党委牵头,联动辖区12家企业、学校共同参与的志愿服务活动,以“问题清单”为导向,以“资源菜单”为纽带,用“微服务”撬动“大治理”。基层治理从“政府干、群众看”变为“大家的事大家办”,为居民铺就一条“有温度、有速度、有精度”的幸福之路。
“需求清单”到“服务套餐”
把民生痛点变成治理亮点
活动前一周,社区党委率先开展“敲门行动”,通过问卷调查、微信群询问等方式,收集居民急难愁盼问题37条。其中,“老旧小区水电燃气设施老化”“老年群体防诈意识薄弱”等问题较为集中。
针对这些“高频需求”,社区党委创新推出“1+N”服务模式——以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为枢纽,联动N家企业定制“专属服务包”:国家电网四川电力(攀枝花市区)连心桥共产党员服务队带着工具“上门问诊”;攀枝花华润燃气有限公司和攀枝花水务集团荷花池水厂组建“安全卫士”小队,边检修边演示“关阀断气”“节水小窍门”等;辖区内的银行网点“反诈先锋”把课堂搬进小区广场,用本地真实案例,为老年人上了一堂“听得懂、记得住”的防诈课。
“我们社区60岁以上老人占48%,以前总担心他们被骗,今天银行工作人员用方言讲案例,还教老人们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比我们子女说一百遍都管用。”居民李红杰说。
“单兵作战”到“联盟攻坚”
专业力量让服务更接地气
活动现场,最热闹的要数“卫生整治+知识科普”的“流动课堂”。社区党委联合辖区学校的老师、中冶检测(四川)技术服务公司职工等,组成3支“红马甲”志愿服务队,开展健康知识、安全知识、垃圾分类知识等宣讲活动,帮忙清理楼道堆积的杂物、铲除小广告,为空巢和特扶老人收拾屋子……
“以前总觉得垃圾分类麻烦,今天和老伴一起参加活动,才明白‘垃圾分一分,环境美十分’真不是口号。”居民谢全珍说。
这种“专业带志愿”的模式,不仅让服务更接地气,更激发了居民的“主人翁”意识。活动当天,10余名居民主动加入志愿服务队,3个楼栋自发成立了“楼道管家”小组。社区微信群里居民们互帮互助消息不停刷屏。
“一次性服务”到“常态化机制”
用治理合力厚植幸福根基
统计显示,此次活动累计解决水电燃气隐患43处,更换燃气管50余根,发放防诈宣传资料300余份,开展卫生清理覆盖10余个楼栋……
下一步,烂泥田社区将建立“需求动态收集—资源精准对接—服务效果评估”闭环机制,每月召开“社企联席会”,每季度发布“民生服务清单”,推动志愿服务从“集中式”向“常态化”转变。
从“独角戏”到“大合唱”,从“解难题”到“聚人心”,烂泥田社区开展的这场志愿服务活动,既是一次民生需求的集中回应,更探索出一条“党建引领、社企联动、多元共治”的基层治理新路径。正如烂泥田社区党委副书记雷敏所说:“治理的温度,藏在每一次伸手相助里;幸福的密码,写在每一张笑脸绽放中。”(殷树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