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56 期 / 第7版:现代农业
青海省利用地热资源 在海拔2800米高地种出花生


近日,一次对青海省种植业有着不同寻常意义的农作物测产在位于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恰卜恰镇上塔迈村的共和县高科技生态农业示范园区举行。

记者在测产现场看到,刚刚起获的花生果实饱满。随手拿起几株细数,果实都超过了100粒。温室田垄间套种的生姜块茎也已成熟,即将进入收获期。

“单株花生平均净重0.25~0.51千克,折合亩产1330千克”。测产结果出来后,园区聘请的种植指导专家、青海大学农林科学研究院园艺研究所原所长、研究员王树林兴奋不已,“这个引种实验结果对青海高原种植业来讲,绝对是一个奇迹。说他不同寻常,是因为测产结果表明,青海省不仅结束了不能种植花生的历史,将种植花生的海拔上限提高了1000多米,而且还实现了花生的高产。”

这是青海省首次引种花生作物。共和县高科技生态农业示范园区海拔2800米,有温室207栋。今年为提高温室种植效益,在青海大学农林科学研究院数名专家的指导下积极探索农作物温室套种、复种模式。其中,“马铃薯—生姜—花生—有机菜花—上海青套复种”模式占地2.5亩,共种植6个温室。

引种实验结果表明,这里不仅能生长花生,而且引种的品种“千斤王”比在原产地山东露地种植产量提高了30%~40%左右。据王树林介绍,这种科学合理的套种、复种搭配,只要管理得当,不仅可实现温室一年四季的高效利用,而且可以创造温室种植效益的倍增,亩平均纯收入将达4万元左右。尤其是引种的花生和生姜,虽然生长对温度要求高,但产品市场价值也高。

入驻共和县高科技生态农业示范园区仅一年多的青海天缘新能源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的董事长曾荣大告诉记者,除科学管理外,这主要得益于共和盆地丰富的地热资源。共和盆地河谷地带分布着大量地表热水,据不完全统计,仅园区附近的上塔迈、下塔迈村的地表温泉水涌出量即达1万立方米。园区内,现有的3口地热井每天出水量达3600立方米,水温在30℃左右;另有一处地热涌泉,每天出水量达4800立方米,水温在25~28℃之间,这为园区发展高效特色农业创造了条件。

王树林介绍说,目前园区充分利用当地地热资源探索高原特色种植已获得不错的成果。今年在试验温室立体种植的过程中,除成功引种温室花生、生姜、马铃薯等农作物外,还成功引种了部分珍稀蔬菜和水果,如德国四季豆、紫金豇豆、雪莲果、油桃、水蜜桃、羊角脆香瓜、冰糖雪梨等。实验结果表明,这里种植名特优蔬菜、水果等农作物不仅有独特的地热资源优势,而且产量较省内其它地区均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发展生态农业前景广阔。(据《青海科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