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65 期 / 第8版:乡村振兴·科普服务
赏盆钵山水 品虬曲雅韵
——探访川派盆景科普基地

苍翠欲滴

盆景,中国优秀传统艺术之一,是以植物和山石为基本材料在盆内表现自然景观的艺术品,被誉为“立体的画”和“无声的诗”。

川派盆景是我国传统盆景五大流派之一,据史料记载最早起源于五代,在唐朝贞观元年(公元627年)设置剑南道,所以过去也把川派盆景称为“剑南盆景”。川派盆景历经唐、宋、元、明、清几个朝代发展至今,艺术风格颇为独特,树桩盆景古朴严谨,虬曲多姿,山水盆景气势雄伟,淋漓尽致表现了巴山蜀水的自然风貌。如果说盆景是“立体的画”,那么川派盆景一定是众多“画作”中最具特色的一幅。近日,四川科技报探班员带着对川派盆景的好奇,来到川派盆景科普基地,感受其独特的魅力。

水旱盆景

山水盆景

大自然里的博物馆

川派盆景科普基地又名三邑园艺,位于有“西部花木之乡”之称的成都市温江区万春镇,由中国盆景艺术大师、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中国盆景艺术家协会副会长胡世勋耗费60年心血打造而成。该基地拥有一座占地40余亩的温江盆景艺术展览交易中心,300余亩苗木基地和120余名职工的园林工程队伍,主要树种有罗汉松、紫薇、银杏、金弹子、五针松、贴梗海棠、垂丝海棠等。中心包括精品盆景馆、盆景主展厅、盆景艺术交流中心、书画馆、名人名作馆、流派展示厅、茶室、大师工作室和园林配套设施等,集川派盆景艺术之大成,吸各流派之精华,达交流发展之愿景。

“叠石成小山,埋盆成深潭。傍为负薪径,中开钓鱼庵。谷声应钟鼓,被影倒松楠……”这是诗人陆游游历蜀地观赏川派盆景留下的诗作。走进园区,诗中的景象映入探班员眼帘,盆景错落有致地分布在园区各个角落,与园区融为一体。沿着古朴的长廊往里走,不同树种样式的盆景各具特色,应接不暇,中式建筑和优雅别致的盆景相映成趣。置身其中,仿佛时光倒流回了宋代,探班员通过盆景,和陆游进行了一场跨时空交谈。

在川派盆景科普基地内,可谓处处见风景,处处值得细细品味。在景观长廊,一个个书卷式的红石吸引了探班员的目光。据讲解员李盈盈介绍,这些用来摆放盆景的基台,是用雅安的红砂石打磨雕刻成型的,“胡老师说既然是博物馆,就要留下一些永久性的东西,所以我们没有选择用水泥制作摆放基台,而是用整块石头雕刻。”她表示,这既能突出盆景的大气高雅,又能和整个园区相融合,成为一处亮丽的风景线。

探班员还发现,园区的每一处景点打造,都极具考究。方寸之间或藏美妙,即便是不起眼的小角落,也是美景不断。“我们在打造园区的时候,是以川派盆景为基底的,你看那一处,是不是就是山水盆景的放大版,还有那一处的罗汉松,是不是就是水旱盆景的放大版。”经李盈盈一引导,探班员发现果真如此,小桥流水边,罗汉松亭亭而立,造型雅致。

“因为我们的展品是盆景,它们都是有生命的,所以和其他博物馆不同,我们是露天展示展品,或者说,这些展品本就是大自然的一部分。”李盈盈说。如果说单一的盆景是一幅画作,那么园区就是一幅幅画作拼凑成的“山水园林”。从不加塑造的植株到成品、精品、藏品,耗时悠长,各个阶段都能在此一一得到观赏。

体验室

盆景小天井

园艺师做攀扎

浓缩于盆盎之间的匠人精神

别看盆景小,其中大有乾坤。川派盆景将自然景观浓缩于盆盎之间,以盆栽造景,少则一年,多则数载,需要无数人用心血交织而成。

金弹子、雀舌罗汉松、贴梗海棠、六月雪……在藏品园,李盈盈带领探班员参观了用不同树种制成的获奖作品,其中既有山水盆景(以石为主,以树为辅),也有水旱盆景(以树为主,以石为辅),或古朴严谨、虬曲多姿,或气势磅礴、大气典雅。“这个园区内的作品,几乎都是花费了三五十年时间创作的。”李盈盈介绍说,盆景的用途不同,成品的年限也有差异,如果是用作参展评奖,则需要创作者几十年如一日投入心血打造。

“例如这个作品——千秋古韵,在2019年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盆景国际竞赛中荣获的是金奖和最具创意奖,树种是金弹子。”看着眼前的作品,探班员只觉得树形优美,线条流畅,仿佛浑然天成。在李盈盈的娓娓讲述中,探班员才知道,原来它并不是自然生长成形的,而是通过漫长的“造型”,才成就了它如今优雅的“姿态”。

顺着话题,李盈盈向探班员讲述了川派盆景的制作过程:“首先要做好选材工作,观察获得的树桩形状特点,判断其适合临水式盆景造型、大树型盆景造型,还是适合悬崖式盆景造型,然后再进行取舍剪截。”

据介绍,剪截环节十分讲究,要按计划的造型形式,确定修剪的位置,主干高附干矮,高低参差;枝桠要有伸有缩,干与枝的留截要合理而自然;整个桩形要由下到上收尖到顶,悬崖式或临水式的桩形,则随主干走势在末梢结顶;要锯截过大的徒长根盘,便于桩坯孕育细根和上盆。除了剪截外,还需对树枝采取嫁接(靠接)、攀扎、弯曲、修整等“手术”,以此抑制生长,使其矮化、老化、曲折化,达到创作的艺术效果。

“盆景成形是无法一蹴而就的。”李盈盈说,“手术”的改造伴随着盆景成形的整个过程,在几十年的生长过程中,都需要不断对其进行“手术”调整,需要匠人倾注心血,直至成品。

在川派盆景科普基地,有一处体验室,摆放着各式各样的工具和盆景素材,这是开展科普活动的地方。基地和一些学校有着长期的合作关系,接受园艺相关专业学生前来实训,通过专业师傅指导,一是给学生一个实践的机会,让他们亲身体验盆景制作的匠心精神;二是希望通过科普的方式,弘扬川派盆景这一传统艺术文化,让更多人加入到传承队伍中去。

据了解,2024年世界园艺博览会将在成都举办,川派盆景科普基地已被纳为主题分会场之一。草木苍翠、鸟语花香、风景别致、天然氧吧,是探班员对这个基地最直观的感受。既能学知识,又能涵养身心,如今春光正好,大家快带上家人和朋友一起去体验一下吧。(杨晓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