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建华
科学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的一项重要举措。作为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立足课堂教学,并结合社会实践,引导青少年培育科技创新意识、提高科技创新兴趣、增强科技创新能力,为成为科技创新后备人才而努力。
科学教育促进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途径与方法
一般来说,科学教育是指为受教育者所进行的,促进其了解科学知识的教育,它以教学内容为主,具有系统性。
普及科学教育,从而促进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养。对青少年进行科学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重视对中小学生科学素质的培养,让他们既会动脑又会动手,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保护他们的创造精神,让科学教育渗透在中小学的各个学科教学中,实现文化和科学教育有机结合,摒弃突出功利主义的应试教育,已成为全世界的共识。
科学教育激发科技创新意识,从而促进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养。创新意识是唤醒、激励和发挥人所蕴涵的潜在本质力量的重要精神力量,它是人类意识活动中的一种积极的、富有成果性的表现形式,是人们进行创造活动的出发点和内在动力,是创造性思维和创造力的前提。
立足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渗透科学知识,加强对学生的科学教育,从而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在小学,对《科学》的教学要耐心细致地讲解所体现的科学知识和原理,而且课程不要被所谓的语文、数学等“主科”占用。在中学,物理课可以让学生理解科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具体运用,数学课可以助推学生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创设科学教育环境,激发创新意识。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学校组织开展的小制作、小发明、科幻画创作活动以及省市区组织开展的科技创新大赛等,以此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创新创造欲望。带领学生参观科技展览馆以及在全国下乡流动展出的科技巡展,让学生实地动手操作体验,从而在体验中思考、分析。组织学生观看《科普影视厅》《我爱发明》等科普节目,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让其感受科学的奥秘。
科学教育培养科技创新兴趣,从而促进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养。学校可定期举办科普画廊式展览,对学生独具创意的小制作、小发明进行展示,教师还可鼓励优秀作品创作者撰写科技小论文,刊登在校刊或者班刊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成就感。
科学教育与社会生活实践相结合,从而促进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养。在教学与实践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勤于、勇于质疑、调查、合作、探究,进而养成细致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精神。
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社会生活实践是对课堂所学知识和能力的拓展,是课堂的延伸和补充,而科学教育必须要在实践中进行检验,不断查漏补缺,使科学教育与社会生活实践相结合。当然在生活中,教师还可以要求学生利用身边已有资源,利用所学知识对某一物品进行改装或全新设计,使其功能更加完善和实用;让学生针对某个问题或某个地区进行调查研究,如高中生吃早餐情况的调查与反思、高中生对手机的使用情况探究等,让学生结合实际去体验、分析和思考,进而提高其实操能力。
科学教育促进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应该注意的问题
紧跟时代步伐。学校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开展调查、探究和实验活动。如针对某地雾霾情况,引导学生通过报纸、电视、网络等渠道获取相关信息,从政治、经济、思想、科技、生活等角度,围绕“科学发展的利弊”“低碳生活与可持续发展”等问题进行探讨研究。
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采取科学的态度和方法来看待事物,让学生尊重、相信科学,正确区分伪科学和封建迷信。
坚持科学的价值取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核心,做好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安排和教学方法设计,把做好学生创新创造能力培育工作落到实处。
(作者单位:四川省宣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