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王红正在修剪自家院坝枝叶。
八庙村积分超市。
近日,笔者走进达州市渠县巨光乡八庙村,这里绿树成荫,村道整洁。村积分超市里,货架上整齐摆放着粮油副食、清洁用品、学习文具等商品。与普通超市不同的是,这里的商品标注的不是价格,而是兑换所需的积分值。村民王红拿着刚用积分兑换的洗衣粉笑呵呵地说:“有了‘积分制’以后,大家参与人居环境整治的积极性明显提高了,不仅自己可以积累积分兑换商品,村里也越来越干净,邻里之间越来越和睦,真是一举多得!”
“过去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都是村干部在忙活,村民站在旁边看。村容村貌和村民态度的转变,得益于我们村建立的‘积分+评比’奖励机制。”八庙村党支部书记陈佰政回忆道,2022年,该村依托村民自治体系,制定《乡村治理积分制奖惩办法》,村民通过保持房前屋后整洁、参与公共区域清扫、做好垃圾分类投放以及废品回收等行为获得积分,凭借累计的积分,可到积分超市兑换相应的商品。
该村还制定印发了《八庙村人居环境整治评比奖惩实施方案》,将每月底或次月初作为固定的评分日,由村“两委”、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组成的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挨家挨户检查评比。获“卫生之家”的村民奖励日常用品一套,挂流动红旗,下月检查不达标则收回流动红旗;对卫生检查不合格的家庭限期整改,并在各组公示栏进行公示,凡三次检查不合格户在村“红黑榜”公示。每年年终累计积分前5名的家庭,予以物资鼓励;每年年终获得最高积分的家庭可被推荐为“五好”家庭;每年年终村里评选模范,优先考虑推荐积分高的村民。
“2022年我们首次评选出了23户,到当年年底就突破了100户,评选出的家庭接近全村一半,平均每月增长10余户,这个速度真是超乎预期。”陈佰政感慨道。
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取得实效后,八庙村的“积分制”管理不再局限于环境卫生,还延伸到了乡风文明建设领域。2023年,该村新制定《八庙村基层治理乡风文明积分制度》,以“基层治理和美乡村”为基本,围绕律己守法、移风易俗、清洁卫生、创业致富、敬老爱亲等方面,以积分细则为依据量化细化,结合环境整治进行综合评比,设立“民星榜”,让“积分制”的管理内涵变得更加丰富。
“积分制”推行三年来,八庙村已累计开展积分兑换580次,兑换分值3200分,兑换物品650件。村里的垃圾清运费用从每年2万余元降至1万余元,垃圾分类准确率达98%以上。喜人数据的背后,是“积分制”管理引领文明新风尚的生动实践,更是乡村治理与文明建设同频共振的鲜活成果。
八庙村仅仅是渠县创新乡村治理模式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渠县以全面推进乡村人居环境整治为目标,将美丽乡村建设融入地方经济发展大局。具有渠县历史文化特色的“宕”字牌垃圾分类收集亭获得国家专利;农村垃圾和废品处置“一法二制三模式”正在全县推广;垃圾清运一体化服务全面启动;各乡镇因地制宜,涌现出渠县中滩镇天山村“13345”、渠县岩峰镇月光社区“六个二机制”、渠县三板镇大雾村“一帮一带一试、两查两奖两晒、三讲三比三评”等一批可操作、可持续的乡村治理经验,在精心打造乡村美景的同时,也为经济社会的稳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王彦力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