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85 期 / 第4版:社区科普
世界级科学难题——地震预报

赵晶

人类从几千年前就开始研究如何预测地震,中国古代就有“观星测震”“观地测震”之说。从20世纪60年代起,中国、日本、美国、俄罗斯等国家就开始进行地震预报研究,至今地震预报特别是短临预报仍是世界级科学难题。

目前,我国对地震成因、地震活动时空规律、地震与地质构造关系、地震前兆观测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有意义的科学认识,曾多次对中强以上地震作出了较好预测,如,在1975年海城7.3级、1976年松潘-平武7.2级等地震前作出有减灾意义的短临预报。很多朋友认为地震预报与地震预警是一回事,其实不然。

地震预报是指在地震发生前,根据观测到的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数据,对未来可能发生地震的时间、地点和震级进行预测,由政府统一向社会发布的地震预测意见。根据时间尺度的不同,地震预报可分为5个阶段:长期预报、中期预报、短期预报、临震预报和主震后余震预报。

而地震预警更确切的说,应称之为地震警报,是指在地震发生后,在破坏性地震波到达可能遭受破坏的区域前,利用地震监测设施、设备及技术系统,向该区域发出警报。预警区域收到警报后,通知公众采取紧急避震措施或迅速逃离建构筑物等危险区域,通过紧急处置装置实现高铁制动、核电站保护、燃气管线关闭等,有效减轻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然而,地震预警的作用是有限的。首先,震中附近不能预警,在预警系统将监测台站接收到的地震信息处理发出警报前,破坏性地震波已经到达震中附近地表。其次,距震中较远区域的地震波破坏性已减弱,预警起不到多大的减灾实效。通常,预警的有效区域在地震烈度为6度及以上区域,且提前预警时间只有几秒到几十秒钟。此外,预警系统是一个庞大且复杂的全自动化信息处理系统,一旦出现系统故障,就会有误报、漏报的风险。

当前,地震预报或地震预警,都不能很好地消除地震灾害。那么如何最大限度的减少地震灾害给社会公众造成的损害?为了减轻地震灾害,我国制定了一系列应对地震的战略战术,总体上可划分为三道防线:地震监测预报、震害防御体系、紧急救援体系。《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规定,我国防震减灾工作“实行以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的方针”,并形成了以监测预报、震灾预防、地震救援为主的三大工作体系。

近年来,我国围绕减小地震灾害风险、减轻地震灾害损失,不断提升抵御地震灾害的综合防范能力。到2020年底,将建成覆盖我国大陆及海域的立体地震监测网络和较为完善的预警系统,地震监测能力、速报能力、预测预警能力会显著增强,力争做出有减灾实效的短期预报或临震预报;城乡建筑、重大工程和基础设施能抗御相当于当地地震基本烈度的地震;建成完备的地震应急救援体系和救助保障体系;地震科技基本达到发达国家同期水平。(作者系四川省地震局地震应急保障中心高级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