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17 期 / 第8版:专题
幸福之水沁心田
四川农村饮水安全实现全覆盖

今年是“十三五”收官之年。五年来,全省累计建成各类农村饮水工程216万处,工程受益6234.6万人次,实现农村饮水安全全覆盖。截至目前,全省农村集中供水率达86.4%,自来水入户率达80.4%,提前完成了“十三五”规划要求。

 

这是生命之水的颂歌!涓涓款款,波澜壮阔!

从成都平原到川西高原,从乌蒙山到大凉山,纵横48万多平方公里,流经万余处管网工程的惠民之水,肩负脱贫攻坚的使命,携甘冽进万户,成为四川省巩固提升农村居民饮水安全的坚强保障!

数年光阴,背水而战!全省水利人紧盯目标任务,加快规划执行,突出民生保障。纵横交错的管道,翻山越岭,顺势而下,让一股股“放心水”“幸福水”流进了千家万户。 

布拖县火烈乡依作老哈村二组村民吉地子沙喜用上自来水

乌蒙山供水“大动脉”

1.15万贫困人口的“渴”

民以食为天,食以水为先。解决贫困地区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是脱贫攻坚“两不愁三保障”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筑牢“民生底线”至关重要的一环。

“多亏通了自来水,不然都不知道哪里去挑水。”623日,宜宾市高县落润镇新寨村贫困户李仕芸看到上门走访的帮扶干部伍建霖,正在用洗衣机洗衣服的她,指着院子前已干枯的老井,向伍建霖表达感谢。

伍建霖是省都江堰人民渠第一管理处派往新寨村的驻村干部,在他所在单位和当地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以前靠吃山泉水和井水的新寨村,新建了两处小型水厂,自来水通到了家家户户。

“建设规模化农村集中供水设施很有必要,但这并不能解决全县所有农村地区的供水问题。”伍建霖介绍,尤其是偏远地区贫困人口的饮水问题,就像“毛细血管”,如果不疏通,就会影响脱贫攻坚的整体进展。

高县南有惠泽水库,北有郝家村水库。2015年,高县水利局依托这两座中型水库为水源,通过实施“十二五”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分别建成了惠泽水厂和郝家村水厂两处集中供水工程。

“两处规模化集中供水工程,总共可以为全县14万余人供水。”高县水利局水利股股长李军表示,这对于农村人口只有30多万的高县,就好比搭建了两条供水“大动脉”,分别依托宜宾市最大的两座中型水库为取水水源,全县基本不再受干旱影响。两大水厂共解决高县11个贫困村集中供水问题,覆盖约1.15万贫困人口。

2016年至2019年,高县通过实施饮水安全巩固提升项目,新建、改建和扩建各类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和分散式供水工程,完成50个贫困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项目,解决了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饮水安全。截至2019年底,高县农村集中供水率达到82.5%,农村自来水通水率达到80%

水利厅综合帮扶队员现场检查自来水管网

决胜凉山

贫困县饮水安全建设实现全覆盖

如果说地处乌蒙山的高县只是脱贫攻坚战场的一个缩影,那么大凉山则是脱贫攻坚战的主战场。

有人开玩笑地说:“全国脱贫看四川,四川脱贫看凉山。”这虽然有些夸张,但凉山彝族自治州政府网站是这样描述的:“凉山是全国典型的区域性整体深度贫困的样本,截至2019年底,尚有300个村未退出贫困、17.8万人未脱贫,7个县未摘帽。”

凉山地处干旱河谷地带,难以寻找稳定的水源,建设难度大。不仅如此,凉山也是全省最后的深贫堡垒,是农村饮水安全建设的主战场。

因此,凉山彝区,成为观察为广大贫困老乡“解渴”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的一扇窗。截至630日,当地7个未摘帽贫困县已全面完成600处水利工程建设巩固提升任务,并加快修复近期个别水毁工程,这也标志着全省农村饮水安全攻坚取得重大进展。

据凉山州水利局水利水电科科长杨勇告介绍,凉山州600处农村饮用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共花费3.7亿元,使全州44万户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饮水安全得到全部解决,水量、水质、用水方便程度和供水保证率四个指标均满足脱贫考核标准,饮水不安全人口已在国家扶贫开发系统“销号”。

美姑县乐约乡巴姑村6组村民海来伟曲用上了干净卫生的自来水

啃下最“硬骨头”

解决44万贫困人口饮水安全问题

凉山州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也是全省乃至全国农村饮水安全建设中最难啃的“硬骨头”。

吃水难的经历,一直留在美姑县乐约乡巴姑村贫困户海来伟曲的脑海里。“从水塘打回水必须先放半天,让沙子沉到桶底。有时打回的水里还漂浮着虫子。”回想起以前,66岁的老人仍唏嘘不已。“现在吃上了自来水,还用上了太阳能热水器。”日前,他高兴地领着笔者一行到厨房、洗手间四处参观。

在距集中安置点约两公里的地方就是巴姑村供水站,原水经过一体化净水器处理后进入清水池,再流进村民的自来水管。

改变巴姑村饮水情况的这根供水管道,从水源点到村民家中历经17.2公里,横跨了三个村。东风渠管理处渠首站工程师周克飞作为脱贫攻坚督战队的一员,从今年4月起就负责指导当地的饮水工程建设。他带笔者来到山路尽头,指着面前一座高山说:“距村子最近、水质最好、水量最稳定的水源点,就在这座山的背后。山上没有路,建设施工时,我最怕队员从山上掉下去。”

这样的危险不是个例,有的管道需要架设在几近垂直的悬崖峭壁上,队员只能挂着安全绳悬空架设;有的地方狭窄陡峭,只能靠人肩挑手提运送材料……

“饮水问题解决了,不仅改善了生活用水条件,更改变了思想观念。”布拖县火烈乡菲土村村主任伟什扯拉告诉笔者,现在村里一半家庭都有了洗衣机和太阳能热水器,贫困群众受益最多。菲土村贫困户勒吉沙尔指着家里的水龙头不停地说:“供水工程‘瓦吉瓦’(彝语,意为好得很)。”

增收空间也被打开。“现在找活路没那么挑时间了。”金阳县热水河乡体可洛村新营盘组人尔古里说,自打家里通了自来水,丈夫多了近4个月的务工时间,每年至少增收6000元。抽样调查显示,在凉山贫困村,通了自来水后,平均每户每年可多让一个劳动力增加外出务工时间23个月,实现增收4000元以上,每户每年还少掏医药开支200元以上。

2015年至2019年,凉山州累计投入资金18.95亿元,全面解决了44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同时巩固提升了181万人口饮水安全。

从全省来看,“十三五”以来,通过实施一大批骨干水利工程、农村饮水安全、产业用水保障等水利项目,全省已实现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受益人口1299万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309万。

工程全面扫尾

600处巩固提升工程已完工

627上午,一场现场培训会在布拖县托觉镇日拍村刚刚完工的供水站举行。来自全镇10个村的15名管水员,正在接受管水员日常管理职责培训。

在供水站完工之前,日拍村原本只有一个集中供水设施。

“老设施水源为山泉水,季节性缺水问题严重,去年1220日新的日拍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开工建设,不到6个月就具备了通水条件。”省都江堰东风渠管理处都江堰站副主任工程师杨大鹏见证了这些建设过程的艰辛。

他清楚地记得,今年61日,他独自前往位于布拖县特木里镇吉乃村34组的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核查进度和施工质量,车子上不去,只能徒步爬到位于半山腰的施工现场。

今年,为提高贫困地区农村饮水安全保障程度,凉山7个未摘帽贫困县加快600处在建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建设。

第一步是找水源,由于凉山州季节性缺水严重,加之部分地区水文资料缺乏,要找到稳定水源非常困难。

“只能自己找、问老乡,由于地形等原因,难度非常大。”省都江堰管理局高级工程师刘强举例,有次到现场查看一处工程,发现进水很大。但几天后,同事再去看,却发现水源干枯了,只能重新架设管道。

日拍村管水员吉力尔聪告诉笔者,现在新供水站建成了,村民再也不担心冬季缺水了。

截至630日,凉山州7个未摘帽贫困县已全面完成600处在建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建设任务。

全力开展帮扶

5支帮扶工作组合力鏖战大凉山

在美姑县乐约乡巴姑村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笔者看到,一排排整齐的新房,俨然一副小场镇的模样。自来水装到了厨房,卫生间安装了抽水马桶,负责在当地帮扶的周克飞笑着询问彝族老乡水好不好喝,海来伟曲点着头嘴里不停地说:“好喝!卡莎莎、卡莎莎(彝语,意为谢谢)!”

“凉山州是我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建设的最后一个战场,压力可想而知。从2016年起,厅里就采取‘督战+服务’方式,决战凉山州农村饮水安全脱贫攻坚。”省水利厅驻凉山州脱贫攻坚帮扶工作队队长王卓说。

据王卓介绍,针对凉山州深度贫困县缺人员、缺技术的问题,今年以来,围绕凉山“600处在建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5月底前完成主体工程、6月底前全面完工”的目标任务,省水利厅已有水利综合帮扶、水利技术帮扶、援彝专家服务团、饮水安全督战专班和“管理补短”驻村工作队5支帮扶力量157名督战队员深入凉山7个未摘帽县,开展帮扶、督战任务。通过加大督战力度,猛攻薄弱环节,大大加快了在建工程进度,提升了工程质量。据统计,近两年从部到省再到州,水利系统前前后后派出500余人,到凉山州各深度贫困县开展督战、攻坚服务和技术帮扶。

“工作组既是‘督战队’,也是‘战斗队’;既有‘督’的任务,更是‘战’的主体。”省水利厅副厅长李勇蔺介绍,各工作组通过明察暗访发现问题,与当地相关部门一起研究处置方案,使问题就地解决。

“我们按照战时的决心、战时的举措、战时的纪律,要把脱贫攻坚农村饮水安全总决战真正打赢、打胜,向人民群众交出一份圆满的答卷。”省水利厅厅长胡云表示。

“十三五”以来,我省按照对88个贫困县资金、项目支持“双过半”要求,全力支持贫困地区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和维修养护工程建设,累计建成各类农村饮水工程216万处,工程受益人口6234.6万人,实现了农村饮水安全全覆盖。截至目前,全省农村集中供水率达86.4%,自来水入户率达80.4%,农村居民饮用水条件显著改善。

布拖县乐安乡补莫村集中供水厂外景

三分建七分管

让扶贫惠民清水长流

通了水,如何让扶贫惠民清水长流?

农村安全饮水工程一直有“三分建七分管”的说法。“首先要有人管,且具备起码的管理能力。”李勇蔺表示,工程运行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要有合格的管理人员。

省水利厅在前期调研中发现,已建成工程运行管理问题十分突出。6月初,水利厅派驻凉山州帮扶队员熊志军在普格县文坪乡麻窝凼村5组走访时发现,建好的供水工程一些管道裸露在外边,雨季遇到落石很容易砸坏。

为何缺少管护?原来,这处饮水工程2016年建好后,仅向全组34户村民收取每年15元的管理费,这些连支付水管员的工资都不够,更别提后期的维修和管理了。

“今后实行计量收费,通过向水管员支付合理费用来加强后期管护。”面对存在的问题,熊志军给出了建议。

在美姑县督战的省都江堰管理局高级工程师刘强也曾遇到过同样问题。现在美姑县在36个乡镇的292个村都设置了一个公益性岗位,打造了一支水管队伍。

“即使今后帮扶队伍撤出了,也能保证村民喝上放心水。”刘强表示,特别是季节性缺水严重的地方,水管人员需要在汛期蓄足水,在旱期安排全村生活生产用水,分时段、分片区放水。

截至目前,凉山7个未摘帽贫困县已落实2621个水管员公益性岗位。

如今,随着一条条管线向广大农村延伸,一股股安全水、放心水流进了千家万户,昔日地道的挑水人过上了“水灵灵”的生活,汩汩清泉为巴蜀大地注入了强劲的发展动力,处处展现着新农村蓬勃发展的景象。(刘留/  蒋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