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在位于泸州市纳溪区新乐镇伏龙村800亩的白花香桃基地里,朵朵桃花次第绽放,吸引了泸州及周边不少市民前往打卡赏花。桃花芳香迷人,让游客们沉醉其间,当地农民更是乐享以“桃花为媒”带来的财富。小小伏龙村,已变成了人们眼中的“桃花源”。
振兴乡村
小山村变“桃花源”
走进伏龙村,笔者看到,虽然大多是贫瘠的山坡,但在通往坡上的生产便道的地头边、石丛里,一株株白花香桃纵情怒放、芳香扑鼻,令人目不暇接,流连忘返。
“几年前这里几乎都是荒山坡,如今能变成纳溪最大的‘桃花源’,受益于伏龙村党支部实施的乡村振兴战略。”伏龙村党支部书记张义国告诉笔者,村党支部积极争取镇政府资金扶持和群众出资,经过8年精心打造,才有今日的“桃花源”。
2015年秋,伏龙村村里年轻劳动力外出后,越来越多的山坡地因耕作不便,留守在家的老人大多任其荒废或广种薄收,山坡地的效益没有得到应有体现。几年来,各地乡村休闲产业兴起,日益红火,让时任村党支部书记的粟代良看到了乡村振兴美好前景——发展特色水果种植。
地处纳溪城郊的伏龙村,距离城区近,一条通往两个镇的区乡公路穿村而过,区位和交通优势好。但伏龙村集体经济几乎为零,又没有项目支撑,要想发展特色水果种植,还得让群众主动参与进来。
于是,粟代良和村“两委”班子成员进行市场调查并带领20余名村民代表前往重庆等地考察后,最终一致确定发展适合伏龙村山坡地种植的白花香桃。在村组干部的带头下,伏龙村第一年就发展了400余亩白花香桃。其后村民陆续加入,到2018年,全村实际白花香桃种植面积达到了800亩,成为了纳溪区最大的“桃花源”。
种植过程中,伏龙村党支部还积极争取镇政府的支持,除了在果苗上给予5万元补贴外,还在步游道建设、“桃花源”形象打造上给予扶助,村民更是精细管护……如今,每到桃花盛开和桃子成熟时节,纳溪及周边市民便会来到伏龙村,赏花踏青或体验采摘鲜桃,昔日几近撂荒的山坡地变成了令人神往的“桃花源”。
花果为媒
村民吃上“旅游饭”
3月春光好,恣意盛放的桃花让游人沉醉;6月香桃成熟,清像沁甜的桃果吸引不少游客驱车进园体验采摘乐趣。游人乐了,伏龙村的村民们也乐了。
随着络绎不绝赏桃花或采摘桃子的游客到来,“元桃生态农庄”“农村放心厨房”等农庄应运而生,每年3月、6月,游客爆满,多数时候都需提前2至3天预订。来伏龙村“桃花源”赏桃花摘桃子的游客,除了沉迷于醉人的桃花幽香和桃子香脆,原汁原味的农家土菜同样让其念念不忘。
“3月初以来,我的农庄天天都有好几桌。最近天气暖和,桃花也陆续进入盛花期,每天前来吃农家菜的更是增至10余桌。”说起桃花绽放给农家乐带来的红火生意,“农村放心厨房”老板熊定贵难掩心中的喜悦。如今正是踏青郊游好时节,伏龙村800亩“桃花源”成了泸州和纳溪市民赏桃花的首选之地,“桃花源”里的几家农庄生意也越来越红火。
从事农庄经营地道农家菜的村民笑开了颜,周边靠发展种养殖业的村民也同样受益。“桃花源”几家农庄经营的食材主要是豆花、土鸡、腊肉、土菜,周边村民这两年及时跟进,利用桃树空地扩种蔬菜,扩养家禽家畜,以满足村里几家农庄的食材需求。同时,部分游客在农庄吃了土猪土菜后意犹未尽,走时还不忘买走一些青菜、白菜、腊肉、香肠,也有游客买土鸡土鸭。“去年我用柏树枝丫熏制的150多公斤的腊肉,除部分卖给农庄外,其余都被来赏花的游客买走了,每公斤40元,这都是桃花作‘媒’给带出来的好日子。”63岁村民陈春喜谈及“桃花经济”甚是感慨。
据悉,今年3月桃花绽放季和6月香桃采摘季,来伏龙村“桃花源”的游人预计将超过3万人次,全村人均可实现旅游综合收入约2000元。(周超文 刘晓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