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9 期 / 第4版:社区科普
震灾预防和应急救援全靠“地震监测”


■ 史丙新

今年512日是第11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是“提高灾害防治能力,构筑生命安全防线”,56日至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宣传周。

 

地震监测,是对地震发生及与地震发生有关的现象进行监视与观测。地震监测是地震科学研究的基础,是开展地震预测探索的基础,也是有效开展震灾预防和地震应急救援的基础。地震监测资料的快速汇总,及时传递、分析处理是开展地震预测预报和快速应急响应的关键。

地震学家通过各种仪器对地球存在的地磁场、地电场、重力场、温度场、大地形变场及水的化学成份含量等进行检测,然后依据这些检测所获取的信息,判断地球内部某个地方是否存在能量积累,是否出现应力加剧,是否有发生强震的危险。好比我们人类定期到医院检查身体时,医生通常要通过各种仪器测量血压、心脏、血相等等,然后依据检测获取的信息诊断一个人的身体是否健康。

作为地震监测重要内容之一的地震活动观测,是及时获知地震发生情况的基本手段。科技人员通过设置在各地的地震仪,捕捉地震发生后传播的地震波,对波形进行解读之后可以快速获知地震的震级以及发生的时间和地点等信息。为实现对地震活动以及地震孕育、发生可能有关的地球物理场、地球化学场、地壳形变场等信息进行监视与观测,我国建立了由测震台网、地震前兆观测台网和大面积流动观测网组成的观测技术系统,与之配套的还有全国主干通信网、区域通信网、地震速报网组成的地震信息传递系统和以计算机网络为主体的地震信息储存、处理系统,通常把这三大系统称为地震监测系统。

目前,我省建有遍布全省的60个测震台、224个强震台、120余个前兆台站,300多套前兆观测设备,形成了布局合理、设备先进、功能完善、管理规范的地震监测网络。台网运行率在99%以上,确保监测资料连续可靠、数据传输准确及时,为我省震后地震速报和地震科学研究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资料和科学依据。

(作者单位:四川省地震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