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种艾草怕卖不出去,现在我们这里也有加工厂了,工厂按保底价回收,我们还能去工厂上班挣工资!”近日,巴中市平昌县粉壁镇第一家艾草加工厂开业生产,该镇农丰村村民何琼华难掩心中激动,满脸笑意地分享自己的感受。
据了解,该加工厂占地近700平方米,设有原料处理、成品包装等标准化车间,每天加工艾草近10吨。此外还引入了加工技术,让艾草从原材料走向深加工,极大提升了产业附加值,每吨可盈利1000元左右。
笔者在现场看到,村民正将新鲜艾草送入全自动烘干设备,经过多道工序后,艾草变身成为艾条、艾绒等产品。包装车间内,村民王丽正熟练地封装艾草足浴包。“以前在城里打工,现在回乡工作,收入差不多,还能照顾老人孩子。”她高兴地说。
“用猪粪发酵的有机肥种艾草,加工后的废渣可做成饲料添加剂。这样循环下来,每亩艾草能节省300元左右的肥料钱,养猪成本也降低了。”粉壁镇副镇长唐晓梅还向笔者展示了他们的“生态账本”。随着加工厂正式投产,粉壁镇艾草产业形成了完整闭环,当地创新推广的“养猪-粪污-艾草-艾渣-畜禽养殖”生态循环模式,也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
近年来,粉壁镇依托当地资源优势,大力发展艾草种植及深加工产业,让小小的艾草成为村民增收的“致富草”,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目前,全镇已发展艾草种植基地1000余亩,带动周边300余户农户参与。(代致诚 王家骥 张立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