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74 期 / 第5版:乡村振兴
永兴镇 非遗技艺带动群众家门口创收

近日,笔者走进位于德阳市中江县永兴镇的四川龙兴亮化工艺品有限公司加工车间,一派热火朝天的生产景象。工人们各司其职,专注于灯笼制作的每一道工序:焊接骨架时火花四溅,涂抹专用胶水动作娴熟,贴合灯笼片全神贯注,修边裁剪细致入微……原本普通的原材料,在他们灵巧的双手下,迅速变身为一盏盏精美实用的灯笼,仿佛被赋予了鲜活的生命力。

执掌这家企业的陈俊龙,是一位年轻的00后”。自小在灯笼制作氛围中成长的他,对这门手艺有着深厚的情感,无论是传统竹子灯笼,还是现代可折叠软灯笼,他都如数家珍。“我们家在金堂县金龙镇从事灯笼制作已有20余载,起初专注于传统手工灯笼。如今,我们将传统工艺与现代化生产设备相结合,以更贴合年轻人喜好的方式制作灯笼,让传统与创新完美碰撞。”陈俊龙说。

在稳固红灯笼生产的根基上,他们不断推陈出新,结合传统年俗文化,推出了造型各异的特色灯笼以及个性化定制灯笼,极大地丰富了产品线。同时,采用“线上+线下”多元化经营策略,成功拓宽销售市场,品牌知名度也随之节节攀升。

企业的蓬勃发展,也为永兴镇及周边地区的群众提供了在家门口就业的良机。村民吴建琼一边熟练地为灯笼修边,一边笑着分享:“现在熟练工人越来越多,大家按劳取酬,订单多的时候,平均每人每天能挣100多元。”曾经的“农闲”时光,如今因灯笼产业变得充实忙碌,村民们的增收渠道也愈发宽广。

目前,永兴镇成功盘活闲置资产,打造出集智能注塑、手工精制、文创研发于一体的灯笼产业园。据永兴镇相关负责人介绍:“园区建成后,产业工人年均增收超6万元。我们在守护非遗技艺‘文化根脉’的同时,积极开发出生肖灯笼、文旅定制产品等文创项目,推动灯笼产业朝着‘文化+旅游+电商’多元融合方向发展。未来,我们将以党建为引领,统筹推进产业融合、基层治理等各项工作,让乡村振兴之路越走越稳、越走越宽广。”(徐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