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外媒报道,《柳叶刀儿童与青少年健康》杂志发表的新研究显示,保证三种日常行为可让儿童拥有更高的脑力:每天运动至少60分钟,每天保证9~11小时睡眠,以及每天不超过2小时的电子设备使用时间。当代儿童及青少年从小就被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围绕,那么,电子设备过度使用为什么会降低儿童智力呢?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电子设备的信息量大。电子设备有过于丰富的信息,但不可能都是精心安排的有效信息,附带着也会出现低效、无效的冗余信息,或者说这个信息也是有一定知识性的,但是对于一个具体的知识点的学习而言,过多的相关信息会分散学习者的注意力,反而降低了学习效果。
电子设备的趣味性更强。电子设备由于趣味性强的特性,导致儿童的玩心大发,学习注意力容易被分散。学习过程是对知识的接受、理解、加工,最后融合到已有的知识体系中。而过于有趣的信息,在对知识的接受方面,是有优势的,却可能会干扰到信息的整合内化过程。
学习时间的长短。一般学习的效率与注意力有关,即专注度,一心一意的学习,集中注意力在知识点上,如果超过2个小时,会出现疲劳,注意力下降,反而影响学习效果。
时间长往往意味着没在学习。电子设备常用的功能是视频播放和游戏功能,如果从这个角度考虑,儿童智力得分下降就容易理解了,不是学的时间长,而是玩游戏、看视频的时间长。
学习者相对被动。电子设备中的知识,特别是视频影像,这些信息是经过后期加工过的,往往带有很多个人的痕迹与思考角度。而经典教材读物是精挑细选、字斟句酌后形成的知识结构和体系,在学习获取过程中,学习者掌握主动权,而且随着知识的获取,有更多的思考,而这种思考对于学习是非常宝贵的。因为思考之后的整理、整合、融合、内化,是知识向着能力、智慧转变的过程。
成瘾性。电子设备出于商业利益的考虑,信息开发者非常注重提高用户粘性,在内容上会做相应的安排。儿童一般自制力相对较弱,容易沉迷于电子设备的使用,甚至产生对电子设备、对网络的一定程度的依赖性,进而导致学习能力的下降。(陶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