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54 期 / 第4版:科学生活
“人老耳背”正常吗?

3月3日是“全国爱耳日”,今年的主题是“科技助听,共享美好生活”。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老年人深受“听不见、听不清”等问题困扰。今天我们讲讲老年人群关于听力的4个真相。

在老年群体中,很多人都有“人老耳背很正常”的观念,导致在听力下降后没有及时采取干预措施。那么,老年人应该如何保护听力?“听不见、听不清”等问题能否得到改善?

真相一:出现这些情况时,听力损失已发生

张女士发现,年过70的母亲近半年来常常心不在焉,交流沟通也困难;张大爷在看电视、刷短视频时喜欢把音量调得很大;李老先生和邻居之间有些不愉快,原因是他看见几个老街坊凑在一起嘀嘀咕咕,虽然听不清在说什么,但他常常怀疑别人在说自己的坏话……

其实,上述情景都与听力损失有关。老年听力损失是指60岁以上老年人因年龄增长、耳科疾病、遗传、噪声损伤、耳毒性药物、代谢性疾病以及不良生活习惯等导致的听觉功能下降的总称。老年听力损失可由单一因素引起,也可能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那么,如何了解自己的听力好不好呢?以下是几种日常可用的简单自测方法:将拇指和食指放在耳边搓一搓,仔细聆听能否听见捻指音;可以揉搓塑料袋、敲桌子等,看看能否听见这些声音。如果使用上述自测方法后有些声音听不清,或者在嘈杂的环境中与人交流时,出现了听不见或听不清别人讲话,看电视、用手机时需要将音量调得很大,那么,您很可能已经出现了听力损失,建议尽快就医。

真相二:听不见,不只是“听”的事

不少老年人认为,人老耳背很正常。实际上,听不见不只是“听”的事。有些老年人因为听不清别人说话或者需要对方多次重复,担心误解别人的意思等,逐渐拒绝与他人交流;还有的人由于听力损失比较严重,只能看到别人的嘴唇在动,却听不见对方说什么,难免怀疑他人是在议论自己,并因此变得多疑、烦躁、易怒。久而久之,老年人可能产生孤独感,引发焦虑、抑郁等精神心理问题,甚至造成社会隔离现象。此外,听力损失还会增加安全风险,如在马路上没有听见汽车鸣笛,因躲闪不及时引发意外等。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听力损失与老年认知功能下降密切相关,保护听力被认为是降低阿尔茨海默病发病率的一个重要环节。除了年龄增长以外,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也会加重老年人的听力损失,这些患者要格外提防听力损失的问题。

目前,针对听力损失,临床上常用的干预手段包括药物治疗、验配助听器、植入人工耳蜗以及听觉康复训练等。

真相三:助听器是“配”出来的

《老年听力损失诊断与干预专家共识(2019)》指出,助听器是帮助老年听力损失患者提高听力、改善听觉言语交流的有效手段,但在未经充分医学评估和听力学评估的情况下,应避免不恰当使用助听器。

有些子女为了让父母少奔波,会直接在网上或专卖店内买一副助听器给老年人使用,这可能会好心办坏事。助听器应由专业人员进行医学验配,根据患者的原发疾病、听力曲线、耳道形状、应用场景等,选择合适的产品,并进行参数调适。助听器的验配精准性直接影响患者的使用效果,适合自己的助听器才是最好的。

老年人在验配助听器后,需要一个“人机磨合”的过程。因此,定期随访非常重要。

真相四:您认为的“好习惯”,其实很伤耳

生活中,很多人会定期拿起挖耳勺,给耳朵来个“大扫除”;乘坐地铁时,不少人会戴上耳机,播放音乐,远离噪声的干扰……这些看似保护耳朵的行为,其实埋下了听力损失的隐患。

我们的耳朵有自洁功能,小耵聍可随着咀嚼等日常活动掉出耳道,因此,不建议大家自行挖耳朵。如今,耳机的使用越来越普遍。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在不合适的场合下佩戴耳机,也会造成听力损伤。老年人戴耳机要掌握“666原则”,即聆听环境噪声不超过60分贝,使用时间不超过60分钟,不超过播放设备最大音量的60%。

针对老年人如何保护听力,有四点建议:第一,主动远离噪声环境,正确使用耳机,积极治疗和控制基础疾病;第二,健康饮食,不挖耳朵,以免对耳道及鼓膜造成损伤;第三,出现听力下降、耳鸣和眩晕等症状时,及时到医院耳鼻喉科进行必要的检查和治疗;第四,树立正确的观念,对于“人老耳背”不可听之任之。(刘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