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随着气温回升,宜宾市长宁县的早春稻虾开始上市。捕捞、分拣……田间地头,养殖户忙碌不停。一筐筐鲜活肥美的稻虾,为春日乡村注入了无限生机与活力。
3月17日,在长宁镇马村稻虾养殖基地,养殖户曹波正忙着捕捞自家1000亩稻田里的“宝贝”。他一边熟练地收网一边说:“中青虾每斤41元,大青虾每斤61元。现在虾刚上市,产量较低,一个塘每天能捞百来斤。过段时间温度升高,一个塘预计能产四五百斤。”
曹波介绍,得益于产业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物流越来越便捷,基地的早春稻虾,不仅能随时供应本地市场,还能通过空运摆上北上广深等大城市的餐桌。“产量低时,我们卖往长宁、宜宾本地;产量多了,就发往北上广深,早上8到10点发货,3小时就能到。”
在距离马村10多千米的竹海镇永和村,新成立的水产服务中心热闹非凡。一筐筐刚捕捞上来的小龙虾源源不断地送到这里,虾农们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据介绍,这些小龙虾将统一发往外地市场。
为解决散户销售难、价格波动大等问题,今年,竹海镇成立水产服务中心,通过“统一标准、统一定价、统一发运”的方式,实现了养殖户抱团发展。
“水产服务中心帮了大忙。以前分拣、打包、找车发运全靠自己,现在省心多了。”养殖户龚晖说,“水产服务中心有全自动化分拣台,细分规格标准,不用人工分拣。稻虾统一收购后,按不同规格重量称重,养殖户记个数,下午结算,可以省去打包环节。发货则采取量大集中统一运输,能节省不少运费。”
近年来,长宁县大力实施早虾产业集群项目,建设标准化稻虾基地,有效降低了农户养殖成本。同时,该县积极与省农科院水产研究所、市农科院合作,依托科研院所技术优势,为稻虾产业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截至目前,长宁县小龙虾综合种养面积约2.8万亩,今年一季度早虾产量预计超1200吨,较去年一季度同比增长31.4%。(宋成均 张宝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