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资阳市雁江区举行“蜜柑满枝·丰岁同欢”2025年中国农民丰收节雁江蜜柑专场活动,现场从近60名蜜柑种植户中评选出“果王”“树王”。因种植的蜜柑单株挂果量高达1030个,预计株产140余公斤,现场科学测定糖度达到11%,且果实化渣、汁水丰富、风味绝佳,丰裕镇敲钟村蜜柑种植户丁吉忠摘得蜜柑“果王”桂冠。
丁吉忠种植的蜜柑,不仅代表了今年雁江蜜柑的最高品质,更彰显出雁江区凭借一颗小柑橘圆群众增收梦的决心,那些沉淀在时光里的奋斗与热望,早已在每一颗柑橘中写就最美的答案。
从初步尝试到孕育好果
雁江蜜柑遍地畅销
近日,丁吉忠家的蜜柑园里,黄绿色的果实个头均匀,散发着诱人的清香,村民们手脚麻利地在林间采摘蜜柑,忙得不亦乐乎。“这方水土很适合种蜜柑,现在蜜柑的价格在每公斤2.2~3元,今天这车果子装了10吨,将发往河南。过两天,还有个熟客要来收我的果子,他一车装15吨,准备卖到福建去。”丁吉忠说。
这位新出炉的“果王”是当之无愧的种地“老把式”。1987年,他回到家乡,成为敲钟村最早一批种植蜜柑的农户。刚开始,他靠购买来的书籍自学种植知识,试种了一亩多蜜柑。辛勤努力下,一棵棵蜜柑树枝繁叶茂,果实也卖了个好价钱。随着经济效益的不断增加,他便将家里5.8亩土地全部种上了蜜柑,并开启了科学种植之路。多年来,当地的农业技术培训他从不缺席,学到技术后就泡在果园里反复实践,成为远近闻名的种植能手,周边邻里纷纷来他这里取经。今年他家的蜜柑亩产超7000公斤,比寻常蜜柑亩产高出近1000公斤。
“自从我获得了‘果王’称号,来找我订蜜柑的客商越来越多,开出的价格也比其他地方高一点。我家蜜柑的产量远远不能满足客商需要,我会把客商推荐给周边村民,让大家的果子都能卖出去。”丁吉忠笑着说。
好生态孕育好品质,乘着“果王”效应的东风,目前,丁吉忠周边邻里的蜜柑已经卖了大半。雁江蜜柑专场活动不仅为广大种植户搭建了交流学习的平台,更为雁江蜜柑打响了名气,还让果农得到了实惠。
从区域特产到“名特优新”
柑橘产业逐渐壮大
雁江区位于北纬29.51度至30.18度、东经104.26度至105.03度之间,地处四川盆地浅丘地带、沱江中游,气候温和,冬暖春早,雨量充沛,无霜期长,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成就了蜜柑最适宜的栽培环境,一开始就占尽了“地利”之厚。这份自然馈赠,不仅孕育了优质的果实,更让其成为长江中上游地区最大、也是全省唯一的早熟蜜柑产销基地,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达39.96亿元。
但随着消费市场升级和种植技术不断进步,雁江区传统柑橘品种也面临着老化挑战。近年来,雁江区大力实施品种改良、品质提升、品牌推广、产业配套、组织提升“五大行动”,并按照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社会参与的方式,实施柑橘嫁接改良雁媛项目,推动柑橘产业提质发展。
截至目前,雁江区柑橘种植面积超27万亩,年产量46万吨,面积与产量均居全省第四。现在主要柑橘品种有沃柑、爱媛、雁媛、蜜柑等,从当年8月到次年5月均有柑橘供应销售。
今年9月,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公布2025年第二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目录,雁江柑橘成功上榜。凭借品牌效应,雁江柑橘新宠雁媛被印刷在了资阳中国牙谷队的队服上,通过“川超”比赛在不同城市亮相,增加曝光率。
当下,雁媛的成熟期即将到来,这款细腻多汁、口感上乘的柑橘进入盛果期后,亩产可达3000~4000公斤,2024年市场售价平均在20元/公斤。目前,全区雁媛种植面积已突破1万亩,高端商超、电商平台及批发采购商等多渠道拓展如火如荼。
从一颗果到产业上下游联动
“富民效应”叠加释放
“我们村村民种植蜜柑经验丰富,已经自发形成了一支技术队伍,大家忙完自家的田间管理后,还会到其他村从事修枝、抹芽等植保工作,一天工资有近200元。”敲钟村党支部书记王海燕说。
从单一售卖,到技术增收,生产链上的改变只是雁江区柑橘产业升级的一道缩影。近年来,一场从“种得好”到“产业链更全”的变革正在发生,果品加工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蓬勃兴起,果农中逐渐涌现出一批批“土专家”“田秀才”,带领着乡亲们闯市场。
今年9月23日,丰裕镇股份经济合作联合总社下属丰乡橘兴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与四川锦橙科技有限公司签订雁江区柑橘集散交易中心运营战略合作协议,丰裕镇股份经济合作联合总社与资阳市裕欣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签订柑橘供销协议,丰裕镇丰万鑫水果专业合作社与客商王昌洪签订柑橘采购协议。与此同时,雁江区柑橘集散交易中心宣布成立,标志着全区农业产业正加速向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智慧化迈进,将进一步提升果品品质、保障果农收益,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
现在,雁江区正加速成为柑橘集散地、加工地,带动包装、物流、冷链产业等联动发展,让雁江柑橘不仅畅销全国,更借助中欧班列远销海外,有效促进村民在家门口就业增收。(刘佳雨 王仲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