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4 期 / 第3版: 地方报道
内江市市中区电力赋能“水中软黄金”增产增收

本报讯 近日,在内江市市中区朝阳镇黄桷桥村白乌鱼养殖培训示范基地,国网内江供电公司市区凌家供电所员工钟洪平、余超一早就对基地智能温控系统、增氧设备、循环水过滤装置开展用电检查。谢谢你们,现在正值白乌鱼鱼苗生长关键期,每一台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都至关重要。基地负责人丁胜利对钟洪平说。

白乌鱼被称为水中软黄金,作为中国白乌鱼之乡核心产区,朝阳镇依托瑞杰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建立的白乌鱼养殖培训示范基地,创新采用鱼菜共生模式,构建鱼肥水菜净水水养鱼的生态循环系统。基地在12个标准化大棚内配套建设蔬菜种植槽和智能水质监测设备,实现白乌鱼高密度养殖与绿色蔬菜无土栽培的协同发展。然而,随着白乌鱼产业的发展,电气化设备的不断投入使用,也让基地原有的供电线路运行压力增大。于是,丁胜利向凌家供电所求助。

得到凌家供电所的情况汇报,国网内江供电公司迅速组织人员进行现场查勘,结合基地远景发展用电需求,为其量身定制改造方案。先后改造高低压线路1000米、安装100千伏安变压器1台,并为每个养殖大棚安装了独立计量装置和智能控制箱。

鱼菜共生系统对电力稳定性要求极高,增氧泵、恒温控制系统等设备必须24小时运转。丁胜利指着大棚内的智能控制柜介绍,以前停电后,用发电机发电应急,不仅噪音大、成本高,遇到故障还会影响鱼苗成活率。现在供电公司帮我们进行线路改造后,大棚内的水泵、尾水处理设备运行十分稳定。更安逸的是,还可以通过国网App实时监测用电情况,及时调整负荷,避免浪费。

今年6月,基地养殖户刘从友新增5000尾鱼苗后,发现培育池电费比以往多了不少,几番查找始终没找到原因。当他正犯愁时,凌家供电所员工将服务送上门。经电力工人细致地排查,发现线路存在漏电隐患,当即协助更换故障线路200米,并加装漏电保护装置。

供电所员工的每一次服务都很及时高效,我们对接下来的发展更有底气。刘从友介绍,现在他不仅自己养殖10亩白乌鱼,还向本村3户村民提供鱼苗和技术支持,成鱼回收后每亩能赚近万元。

近年来,瑞杰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白乌鱼养殖发展迅猛,目前已辐射吸引15个村社参与养殖,培育规模以上养殖经营主体8家,苗种供应占全国市场份额的30%以上。

眼下,内江市市中区白乌鱼产业正加速形成集种苗繁育、生态养殖、冷链加工于一体的全产业链。2024年,瑞杰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白乌鱼养殖面积突破140亩,年产商品鱼6万公斤,产值突破300万元。同时,带动周边民宿、餐饮等关联产业增收约7万元。

我们将持续优化供电服务,加强电力保障支撑,助力白乌鱼产业向产业化、智能化、生态化升级。凌家供电所所长何木表示。

电力足,产业兴,我们有信心把中国白乌鱼之乡这块金字招牌擦得更亮!朝阳镇党委书记刘亦伟说道。(微甜城)